调试运管 手册:污水设施运营现场运行管理 [复制链接]

7099 2
京东
城市污水厂的运行管理,同其他行业的运行管理一样,是污水处理全流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工作的总称,是企业各种管理活动。
2 L: h: y: L% \. R
' T% t. h- X! z+ W+ Y- ^! W7 X2 { ad150200.jpg ' j! I1 _$ @0 w& e2 Y
6 f) L0 }8 Q- G" F9 R& {* ?/ Q
01
预处理部分的运行管理
' |' l( V4 k& j) l1 G' ?! u, W: K

' C3 V! I; _$ \: s(一)格栅间
) g* p. w/ ^4 ~9 O! r4 F. q( x7 \: L+ e3 G
1.格栅工作台数的确定% ~; J# R2 D. b. _9 o6 y7 {6 y2 n+ I

* d& ^  _: a" R9 e# h通过污水厂前部设置的流量计、水位计可得知进入污水厂的污水流量及渠内水深,再按设计推荐或运行操作规程设计的入流污水量与格栅工作台数的关系,确定投入运行的格栅数量。也可通过最佳过栅流速的计算来确定格栅投入运行的台数。
7 u& |' T: a# w( C4 f3 k4 c
+ {  H& E% q1 b2 g: C2.栅渣的清除
/ M: C+ a: f- E' h/ s
! I$ b' p+ c; G7 x格栅除污机每日什么时候清污,主要利用栅前液位差来控制。必要时结合时开时停方式来控制。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值班人员都应经常现场巡视,以手动开停方式积累的栅渣发生量决定于很多因素,一天、一月或一年中什么时候栅渣量大,管理人员应注意摸索总结,以利于提高操作效率。此外,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格栅除污机的故障;及时压榨、清运栅渣,做好格栅间的通气换气。8 U! w: t% g+ m/ D4 M, c

* E8 G7 M% {  Q, f: C! E3.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情况2 L$ X, J" ?. c" p  Q, j
6 J! k9 @3 j( A* H) h* \
由于污水流速的减慢。或渠道内粗糙度的加大,格栅前后渠道内可能会积砂,应定期检查清理积砂或修复渠道。
/ |* Y. @, S8 g: Y( a0 R
5 R, o* N" x# ?. V* W8 J4.做好运行测量与记录( y7 E! P: t2 ?. {
" d5 D& m+ j$ p  {- D3 |! [
应测定每日栅渣量的重量或容量、并通过栅渣量的变化判断格栅是否正常运行。+ s+ U+ u' y! d; L. V* h, w

- l7 v5 t( A# L$ Z+ y) z$ R9 O. k2 q(二)沉砂池0 |3 m* q% E9 f# Z% y- F

6 G) O* y% S7 O$ t# S1.配水与配气  |1 i% K/ F6 Y& K
9 m$ r3 J) ~7 O' a( `% g
曝气沉砂池的每一格,一般都有配水调节闸门和空气调节阀门,应经常巡查沉砂池的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入流污水量和空气量,使每一格沉砂池的工作状况(液位、水量、气量、排砂次数)相同。
$ E3 [: x* `" |. ^
1 n5 U; e3 m" |. u5 S3 o' J, S2.排砂9 I0 U: ^' [" g3 I# J
5 o: t  E6 \2 P+ h; ~
排砂操作要点是根据沉砂量的多少及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排砂次数,保证及时排砂。排砂次数太多,可能会使排砂含水率太大(除抓斗提砂以外)或因不必要操作增加运行费用。排砂次数太少,就会造成积砂,增加排砂难度,甚至破坏排砂设备。应在定期排砂时,密切注意排砂量、排砂含水率、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调整排砂次数。对于合流制污水系统,下雨时应增加排砂次数。
% O9 M' Z- C. O; e+ i( S, A4 ^7 C6 ^, q" S. C8 D$ r1 l
无论是行车带泵排砂或链条式刮砂机,由于故障或其他原因停止排砂一段时间后。都不能直接启动。应认真检查池底积砂槽内砂量的多少,如沉砂太多。应排空沉砂池人工清砂,以免由于过载而损坏设备。: i: v( F- b0 n6 m. H

2 P# E8 K8 F6 T) `1 O, t2 f# P3.清除浮渣
5 x! w8 z+ p: b1 K( `3 \
# _# x: \$ [4 j* l* {5 f/ q7 k沉砂池上的浮渣应定期以机械或人工方式清除,否则会产生臭味影响环境卫生,或浮渣缠绕造成堵塞设备或管道。8 N. o" l( i0 K5 p$ I2 ~

/ {, I% ^: y! C: n. B$ d+ q3 _. f应经常巡视浮渣刮渣出渣设施的运行状况、池面浮渣的多少。
: [7 x* ]: x* r. C6 b( \
" I. X( \) M' N9 t+ e4.洗砂清砂# r2 p; C) b, m# h' `
" }2 U& R, {" T" A" X- ?
沉砂池池底排出的积砂,一般含有一些有机物,容易发臭。洗砂间应及时清洗沉砂,并清运出去,还应经常清洗维护洗砂、除砂设备、保正洗砂间环境卫生良好。
7 ^* ~9 B, {" D3 O
8 y; K' F0 J0 F+ v! v) [) z8 S5.做好测量与运行记录
! r, M+ P- b9 u5 S8 B
7 G% K! P) t% P: V% N% Z(1)每日测量或记录的项目:除砂量、曝气量
: ]* r& t, H* _  J
: a, q6 E) Y3 Y) G(2)定期测恒的项目:湿砂中的含砂量、有机成分含量+ P, A5 r, U2 I/ _' A
$ _: m- M. o7 T
(3)可测量的项目:干砂中砂粒级配,一般应按0.10、0.15、0.2和0.3四级进行筛分测试。0 ~9 J& ]8 I0 W7 d0 \- u

. Y0 }7 Q, u6 l(三)污水提升泵房
- u$ m4 H9 }9 o4 I9 F2 v1 I* `# A% v. l( I; K
1.泵组的运行调度# K' u2 T& M; F

# k0 M3 [. M8 t, W城市污水厂的污水进人泵房前一般不设调节池,为保让抽升量与来水量一致,泵组的运行调度应注意以下几条:①尽量利用大小泵的组合来满足水量,而不是靠阀门来调节,以减少管路水头损失。节能降秏;②保持集水池的高水位,可降低提升扬程;③水泵的升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④各台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衡。
3 T2 D+ z4 I$ ?# c* B  j1 @8 g
& t0 `* c" ?2 H) E2.注意各种仪表指针的变化7 [% v" X: d4 r5 Z

0 m/ I6 E( @: _( r! W例如,真空表、压力表、电流表、轴承温度表、油位针的变化。若指针发生偏位或跳动,应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y3 [8 j# R; x+ T: y! {6 T) ~
1 V5 q. D. x: C9 S9 M4 i! [
3.集水池的维护
5 y( c" d0 {9 Q* N4 l2 F* |0 L# T0 W. H* A% _7 x
因为污水流速减慢,泥砂可能沉积到集水池池底。定期清洗时,应注意常人身安全。清池前,应首先强制排风后,人才可以可下池工作。下池后仍应保持一定的通风量。每个操作人员在池下工作时间最好不超过30min。& D3 A0 I+ p1 L/ A: Q, s1 U' ~
; Z7 L- c, ]" B' k
4.做好运行记录! c- M! a$ K+ ]
' z( z$ z0 T: P5 L
每班应记录的内容有:主要仪表的显示值,各时段水泵投运的台号,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结果。
* _* i4 J4 @! w- B5 {4 q9 m2 s$ X6 {1 n- Q& W3 A- W
02
初沉池部分的运行管理
/ q) O" J) k# B5 v9 z9 q6 x

1 w8 m4 j8 e' ^, x(1)根据初沉池的形式及刮泥设备形式,确定刮泥方式,刮泥周期长短,避免沉积污泥过长停留造成浮泥;也不能因刮泥太频繁太快,扰动已沉下的污泥。, c% U$ o. [/ g( l2 e
- m8 S. c# m3 i+ b5 \
(2)初沉池如果采用间歇排泥,最好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泥泵的启动由时间控制,泥泵的关闭由安装在排泥管路上的浓度计或密度计来控制。无法自动控制时,根据检验人工控制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并在可能时注意观察排泥管上取样口泥样的颜色变化;及时调整排泥时间。当初沉池采用连续排泥时,应注意控制排泥流量,使排泥浓度符合工艺要求。
; b% H% A+ J" ?! L3 h
7 j* F; O+ V# N$ P0 Y& f) y(3)经常巡查,各沉淀池溢流流量是否相同。出水三角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被浮渣封堵,并做出及时调节或修整。
# p# \+ Y! ~- @9 ^) K. T1 g8 C8 s; L# {, @. `- B
(4)经常观察浮渣刮板是否损坏,浮渣刮板与浮渣斗浮渣挡板配合是否适当,并及时调整或维修。) p' `$ a# A) e% A0 y) `
; O5 C# a+ M& A2 t2 K
(5)注意观察浮渣斗中浮渣是否能顺利排出。
' q% ~( ]  v' Y8 I% U# X  \1 X, w/ K* I! A* J3 L0 I5 `
(6)注意观察辨听刮泥、刮渣、排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响,是否有部件松动,如有则及时维修。$ `/ p; }! n. I. @* g

( q# g9 O: r7 b, y% c$ h0 {& ^% A(7)排泥管路应每月冲洗一次,防止砂、油脂在管内或阀门外积塞,冬季应增加冲洗次数。
) P4 f/ v! P( t7 O* c! L% E& Z
, J+ ^  {7 T0 Y- m& ?8 [(8)初沉池应每年排空一次,彻底清理检查:水下部件的腐蚀,润滑情况;池底是否有积砂或有死区;刮板与池底是否密合;排泥斗及排泥管内是否有积砂等。: ~; h/ @2 H% M2 N9 X/ b$ V" D
/ j( s2 O/ H( O, j; l/ p" l
(9)测定并判断SS去除率是否下降,看是否存在下列原因。入流污水水力负荷过大;短流;刮泥与排泥周期太长或排泥时间太短造成积泥并上浮。# T. ?* e: {- q; ~- G  @; C
0 I' z) s3 W. X9 }; a2 N7 l
(10)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每班应记录以下内容:水温和pH;刮泥机及泥泵运转情况;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排浮渣次数及时间或浮渣量。每日应测定并记录的内容:C0Dcr,BOD5,TS,pH、ss进出水平均值,去除率;排泥的含固率;排泥的挥发性固体含量。
/ A$ h$ @8 S, x" _! B8 y0 y( ^  ]/ ^/ ?+ b9 m$ K
03
曝气池和二沉池部分的运行管理

% m0 s/ S+ U: C* k) k6 {! c( h
(一)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7 i+ L/ l7 O6 l9 `! k" V
* t' N- S( _' w7 n+ H(1)经常检查与调整曝气池配水系统和回流污泥的分配系统,确保进入各系列或各池之间的污水和污泥均匀。. K1 ?4 l4 x* S: L, h4 I! d) ^
+ F) r, u6 p. c3 D2 a- {& w
(2)经常观测曝气池混合液的静沉速度、SV及SVI。若活性污泥发生污泥膨胀,判断是否存在下列原因:入流污水有机质太少,暧气池内F/M负荷太低;入流污水氮磷营养不足;pH值偏低不利于菌胶团细菌生长;混合液DO偏低;污水水温偏高等。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泥膨胀。
% B+ N5 ]) A( o/ l9 N( r8 C
; k! x8 ^, \  @7 R(3)经常观测曝气池的泡沫发生状况,判断泡沫异常增多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2 U6 T, s4 ^( i* I7 Z' `6 A7 P
# Y/ }: [$ [3 O5 j
(4)及时清除曝气池边角外飘浮的部分浮渣。8 e4 ?* R) y% {4 v8 m
6 c& F0 f) X: d" C, s0 J* S
(5)定期检查空气扩散器的充氧效率,判断空气扩散器是否堵塞,并及时清冼。
& G) _% c6 e1 u, {7 y. p6 }: z2 {0 _' p. C* J
(6)注意观察曝气池液面翻腾状况,检查是否有空气扩散器堵塞或脱落情况以便及时更换。+ r2 K; `0 I, C5 O9 P6 D

! K! |- n: ]0 X9 E(7)每班测定曝气池混合液的DO,并及时调节曝气系统的充氧量,或设置空气供应量自动调节系统。
8 ]7 [9 ]1 r$ L4 ~) W3 X% `0 F  ?5 U: G) P8 b/ C' V
(8)注意曝气池护栏的损坏惜况并及时更换或修复。
3 G9 S# |5 X  M- [8 v. Y
! ~) T9 c: r$ |- V+ W: T$ c(9)当地下水位较高,若曝气池或二沉池放空,应注意先降水再放空,以免漂池。: u4 e3 ]7 T( |4 \" u( a6 d
* Z  y1 j. {* a, |8 {0 S$ M
(10)经常检杏并调整二沉池的配水设施,使进入各池的混合液均匀。
9 j. g* u0 q8 M4 l. D$ a' p8 d" e
(11)经常检查并调整出水堰板的平整度,防止出水不均和短流,及时清除挂在出水堰板上的浮渣。- `* p6 ^: Z/ O! [4 y0 t

# S1 J5 U. L7 g" e' Y  z4 I(12)及时检查浮渣斗排渣情况并经常用水冲洗浮渣斗。
! R2 _5 }) E6 l5 {- S! E8 e% g+ g" `( |* V
(13)及时清除出水槽上生物膜。1 \) |7 {. L# E% k- o

$ ~- g' C9 C1 E. j, H. M( H(14)经常检测出水是否带走微小污泥絮粒,造成污泥异常流失。判断污泥异常流失是否有以下原因:污泥负荷偏低且曝气过度,入流污水中有毒物浓度突然升高使细菌中毒,污泥活性降低而解絮,并采取针对措施及时解决。
1 m4 k. R4 q+ H/ I- v. I# ^( Y
+ @* `% @0 z' f& e) E! @(15)经常观察二沉池液面,看是否有污泥上浮现象。若局部污泥大块上浮且污泥发黑带臭味。则二沉池存在死区;若许多污泥块状上浮又不同于上述情况,则为曝气池混合液DO偏低,二沉池中污泥反硝化。应及时采取针对措施避免影响出水水质。9 Q# @( g' H1 i! A; n$ V. H

4 O, y1 J% g: y) w  [% L3 p(16)一般每年应将二沉池放空检修一次,检查水下设备、管道、池底与设备的配合等是否出现异常,井及时修复。
% R, f$ E# k. j3 _* V! @( O( l
' h: x( W. w  b  t! l0 e(17)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每班应测试项目:曝气混合液的SV及DO(有条件时每小时一次或在线检测DO)。
. |7 y- t$ R. M/ e; I1 J$ c$ W6 W# r: G; D( D  H) E
每日应测定项目:进出污水流量Q,曝气量或曝气机运行台数与状况,回流污泥量。) k9 {2 `6 [9 p* E
0 A% p: }$ o: V$ x/ C0 t! `
排放污泥量;进出水水质指标:CODcr、BOD5,、SS、pH值;污水水温;活性污泥的MLSS、MLVSS;混合液SVI;回流污泥的MLSS、MLVSS;活性污泥生物相。# o7 U. d* i" E
9 L% Y+ L/ m* R4 |1 U4 t# S8 X
每日或每周应计算确定的指标:污泥负荷F/M,污泥回流比R,二沉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和固体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 a' v3 Y( p/ ~0 U# M

  ~) n/ k  V. J2 v* h# E- u! s: Z(二)A/0生物脱氮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 d) a7 E1 ?5 a
) H: C% p* d. n" u4 w
(1)是否因为入流污水碱度不足或呈酸性,造成硝化效率下降,出水NH3-N升高。硝化段的pH值应大于6.5,二沉池出水碱度应不小20mg/L,否则应适当于硝化段投加石灰。; b" G4 Q/ [* c* f6 ~( G7 u

  M1 T: B5 u% `. m- c8 h& _7 Z(2)若曝气池供氧不足或系统排泥量太大会造成硝化效率下降,应及时调整曝气量和排泥量。但DO太高,系统排泥少污泥龄太长,又易使污泥在低负荷条件下过度曝气,造成污泥解絮。因此需经常观测硝化效率及污泥性状,调整好曝气量和排泥量。
8 Y4 N2 a- u3 J7 e* E9 x3 }  A7 u
3 ^# R, c4 j3 @/ z6 H/ b( A(3)入流污水TN含量太高,或污水水温太低(低于15℃),生物脱氮系统效率会下降,此时应增加曝气池投运数量或提高混合液MLVSS,以保证良好的污泥运行负荷。; T0 B' G+ I4 S3 x% ~
) [/ A9 h3 K* \* Q) a: p
(4)经常观测系统的内回流比和缺氧段搅拌速度是否太大,防止缺氧段DO偏高。
0 g+ a! ?3 K# h8 x3 t
$ K# \: T/ D# |5 }: i- P0 ?(5)内回流太少,回流至缺氧段的NO3ˉ-N不足,将导致二沉池出水TN超标,应及时调整内回流比,但又不能因为增大内回流比使缺氧段DO大于0.5mg/L。
( H  {& V4 u, F9 p: R+ O; J
) I$ m. d4 ]+ }7 Z# i3 i(6)经常测定入流污水B0D5的比值,一般应维持在5~7左右,既不会使反硝化所需资源太少,也不会使硝化所要求的碳源太高否则应通过跨越初沉池或增加初沉池停留时间,投加有机碳源等措施来改变BOD5/TN比值。2 Q2 ~0 m5 l! e* l. E- j/ l6 R9 g

# N/ B1 ?2 ]( j% u# w2 G9 N6 K(7)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 f& N& F, B0 i
5 l: i! G) p$ ]$ L8 n8 z. Y
除传统活性污泥法所应测试项目外。还应定时测定以下项目:) m3 J0 Q# B# Y! \

) E/ W4 ?* S" ^) T+ G0 H①每班应多次测定的项目:缺氧段混合液DO,好氧段混合液的pH值。& a2 i! |4 ?, _8 b
' Z' c# c* d7 B) T) v6 O+ _3 a+ @9 ], G
②每日应测定的项目:系统进水,出水的碱度与TN、二沉池出水的NH3-N与NO3ˉ-N。
, n' J  f/ Z' W  I  B, V  Q
  c+ w4 B# E, ~5 f③每日应计算的指标:混合液内回流比,入流污水BOD5/TN,污泥负荷和污泥龄。
5 g+ ~3 q/ N/ f3 Z: z: Z% ^0 s
04
混凝沉淀系统部分的运行管理
" I; Y/ k( y3 a  {4 z

. m# ]/ F3 O9 _; d$ b5 C(1)运行操作人员应观察并记录反应池矶花生长情况,并将之与以往记录比较。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例如:反应池末端矶花颗粒细小,水体浑浊。且不易沉淀,则说明混凝剂投药是不够。若反应池末端矶花颗粒较大但很松散,沉淀池出水异常清澈,但是出水中还夹带大量矶花,这说明混凝剂投药最过大,使矶花颗粒异常长大,但不密实,不易沉淀。5 I# h2 v; n' @  E

# D& e) \+ Y/ c( ](2)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人流污水水质的检验,并定期进行烧杯搅拌试验。通过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种类,改变混凝剂投药量,改变混合过程的搅拌强度等,来确定最佳的混凝条件。比如:当水量或水中AS浓度发生变化时,应适当调整混凝剂投药量;当入流污水水温或pH值发生变化时,可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来提高混凝效果;当入流污水中有机性胶体颗粒含量变化,亦应及时调整混疑剂或助凝剂。
& q" ]( ~& R7 I% v. n8 B8 o* y' O# c
, Y. k/ G* n9 I(3)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时,应定期测试计算混合区的搅拌速度梯度(G)核算其有问题时应及时调整搅拌设备转速或调节入流污水水量。采用管道混合或采用静态混合器混合时,由于流量减少,流速降低,会导致混合强度不足。对于其他类型的非机械混合方式,也有类似情况,此时应加强运行的合理调度,尽量保证混合区内有充足的流速。对于水力式絮凝反应池亦一样,应通过流量调整来保证其水流速度。
; h0 V! C/ F) e& X+ Y8 b; V. I* P, h7 B1 _' C+ h7 n9 E
(4)应定期清除絮凝反应池内的积泥,避免反应区容积减小,池内流速增加使反应时间缩短,导致混凝效果下降。4 l" i! b0 C) O" A, H* N7 e

- i5 V4 \, l8 N7 F* f0 \(5)反应池末端和沉淀池进水配水墙之间大量积泥,会堵塞部分配水孔口,使孔口流速过大,打碎矾花,沉淀困难。此时应停止运行清除积泥。
/ Z3 r. F# H' `; F
( ?" i7 Z4 [8 d* }(6)沉淀池应合理确定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操作人员应及时准确排泥。否则沉淀池内积存大量污,会降低有效池容,使沉淀池内流速过大。* D: l, I0 j, {9 u' ~+ x3 _
) T: T9 x  Y2 {
(7)应加强巡查,确保沉淀池出水堰的平整。否则沉淀池出水不均匀造成池内短流,将破坏矾花的沉淀效果。+ o! d- r7 d2 e! Z6 `
4 K) T- C! Z7 R5 q8 {
(8)应经常观察混合,反应,排泥或投药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发生故障则及时更换报修。
0 a0 `$ F# z5 O# R2 ]" @: W
0 U, P/ [5 @$ \( x8 X# D(9)定期清洗加药设备,保持清沽卫生;定期清扫池壁,防止藻类滋生。
) o1 ?9 W: m6 t7 |1 t4 ?; v6 K1 n' d+ Z2 P% P6 G- \1 N: A
(10)采用氯化铁作混凝剂时,应注意检查设备的腐蚀情况,及时进行防腐处理。+ m( O  M0 D  b+ G; X' A; y
! @, G7 i! z9 y5 E
(11)定期标定加药计量设施,必要时应予以更换,以保证计量准确。! r/ [9 ?/ C! Z

- z4 t2 T" \! R+ e# K/ a! q(12)加强对库存药剂的检查,防止药剂变质失效。对硫酸亚铁尤应注意。用药应贯彻“先存先用”的原则。
# b( n& U( t# V# s" R) x0 {/ J/ l7 V* ?2 ~/ s* _5 b% v
(13)配药时要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制度,必须带胶皮手套以及其他劳动保护措施。
: p7 T4 f  X+ S" v3 ^* G0 r5 b, m
(14)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
# I( P# p' B/ Y2 X
6 M- c0 O% O: n/ v4 C9 _7 b①每班应观察测量的项目:反应池前端、末端、沉淀池配水区矾花状况;沉淀池进水出水浊度;( D9 B: S; ^8 R
  S$ g* M  p$ g: m: b$ C: M  t1 T
②每日应测量的项目:进水出水的ss、CODcr、BOD5、TP、pH值,污水水温,入流污水流量,混合搅拌设备转速及功率。$ T' N0 [( z* T* j* u5 @5 k
, A6 Y" h4 C) s) V9 z
③应定期分析计算的项目:混合区、反应区的水力停留时间,搅拌速度梯度(G)或水力流速。! P" u$ E1 ^1 f- b

* u% b8 c9 q  f3 B; B④应定期进行实验的项目:通过烧杯实验,检验混溉剂、助凝剂、种类及其投药量。& v& b& [) z6 L0 j4 I
5 M- m/ d% b/ e1 V.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2 条评论

 楼主| 给水排水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21-4-15 09: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05
滤池部分的运行管理
' X6 @; c4 e5 G% [
) Y3 I2 i3 p( ^2 A
(1)应时常注意滤池进水出水水质的变化,当入流污水污染物浓度太高时,应督促加强或提高前级工序的处理效果,或增加投入运行的滤池数量,确保滤池出水水质达标。. d+ s' A; U1 g, b8 l( }/ U
. B8 U- x9 x0 B! c4 {9 d
(2)经常注意滤料的清洁程度,发现滤料结泥球,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入流污水污染物浓度太高;冲洗强度不足;配水系统不均匀。此时,应针对以上原因采取措施,确保出水水质符合要求。
6 ]0 u. T: i! n7 w" H* F6 O0 M' _3 k' |0 B3 i
(3)滤层中若存有气体,反冲洗时会有大量气泡自液面冒出,俗称气阻。气阻可使滤池水头损失增加过快;或使滤层产生裂缝;或产生水流短流;或造成漏砂与跑砂。造成气阻的原因可能是:滤池发生滤干后,未倒滤又继续进水;反冲洗水中夹带一定的空气;滤池内产生厌氧分解。此时应及时针对以上原因采取措施消除气阻。
8 A* m% E0 D2 E2 J. U& v- O) S' z# ]1 b
(4)注意观察滤层表面平整度,若承托层或配水系统堵塞,会造成滤料表面局部凸起,若承托层局部塌陷,会造成滤料表面局部下凹。此时应及时检查并停池修复,避免滤层过滤不均匀使出水水质下降。0 K" [# i" {  F% k
1 i1 k9 `2 {( a/ K% p) j
(5)过滤运行时应注意观察出水水质和滤层表面,看是否有漏砂现象,若有,可能是配水系统不均匀,使承托层松动。此时应及时检查并停池修复。; Q1 v1 h2 S5 P" u% p

  L0 T8 i. h8 ~# t) k* G' _4 }; e(6)及时注意入流污水水质变化,反冲洗时冲洗水的浊度变化,必要调整反冲洗强度,保证反冲洗的效率。
" M# k& U3 E% [' y0 p; g" h( g" R3 v
(7)密切注意反冲洗过程。若反冲洗出水中跑砂,应及时降低冲洗强度。若因为滤料级配不当,造成反冲洗时跑砂,则应更换滤料。
0 n. `$ b7 s  m& s: ]7 c, N, j+ G+ P
(8)滤池表层滤料(在下向流过滤时)应定期大强度表面冲洗,或更换。9 ~- e! l  |, N2 o, V; S
# s6 g2 P) q0 t1 x  b# c' h
(9)各种闸,阀或水泵应经常维护,保证开启正常,应经常检查滤头或配水孔眼是否堵塞并及时清洗。' h6 I% ]5 ]+ K: M7 A
) V3 o* [9 D% G+ a
(10)应时刻保持滤池池壁及排水槽清洁,井及时清除生长的藻类。. @( n! v7 F+ n+ ^
; I. E6 s- U/ z" l8 e
(11)定期放空滤池进行全面检查。例如:检查过滤及反冲洗后滤层表面是否平坦,是否有裂缝、滤层四周是否有脱离池壁现象,并设法检查承托层是否松动。
* E0 |7 d6 y, c! n: ?
& l) Q, A3 w: M(12)当滤池已连续运行10年以上,或滤池含泥量显著增多,泥球过多并且靠改善冲洗已无法解决;冲洗后砂面凹凸不平,砂层逐渐降低,出水中携带大量砂粒;砂面裂缝太多,甚至已脱离池壁;配水系统堵塞或管道损坏,造成严重冲洗不匀等情况发生时,滤池应停止运行进行大修。
, w. }6 ?# R# j3 r+ i. B7 f# t! Y0 t% t
滤池大修的内容应为:将滤料取出清洗,并将部分予以更换;将承托层取出清洗,损坏部分予以更换;对滤池的各部位进行彻底清洗;对所有管路系统进行完全的检查修理,水下部分做防腐处理。+ Z# F2 [+ `; a6 Q7 n. [( F3 Y
0 O8 [7 v' }7 L: C8 Y' }
(13)将滤料清洗或更换后,重新铺装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应遵循分层铺装的原则,每埔完一层后,首先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的高度,然后铺平刮匀。再进行下一层铺装;如有条件,应尽量采用水中撒料的方式装填滤料。
: d/ A7 ~- h! t- h+ M2 s: o- Y* ~. D, S3 y$ \
装填完毕之后,将水放干,将表层极细砂或杂物清除刮掉;对于双层滤料,装完底层滤料后,先进行冲洗,刮除表层的极细颗粒及杂物,再进行上层油料的装填;滤层实际铺装高度应比设计高度高出50mm;对于无烟煤滤料,投入滤池后,应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再将水排干进行冲洗刮平;更换完的滤料,初次进水时应尽量从底部进水,并浸泡8h以上,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 k! c7 T2 r" V! E! @7 A0 ^3 {2 i) b4 Y) r& l1 k! u
(14)做好测量并记录。滤池处理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运行管理时,应计算或记录的内容有:入流污水的流量和温度,滤速,每池的工作周期,每次冲洗的强度及历时,冲洗出水含砂量等。每天应测量的项目有:进水和出水的CODcr,,BOD5、SS。每班应测量的项目有:浊度(最好在线连续检测)。5 @) ^+ d- t$ t$ G, N5 e/ T3 }  H( |

8 t, X6 u% v" H+ \, C0 D
06
消毒系统及流量计量装置部分的运行管理

' i% z' ?: w& n" {- j
( n- A/ @3 E4 S# E1 _3 f(1)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应经常测定入流污水(二级出水)的大肠菌群数,并根据消毒后出水的要求确定控制好加氯氯量。对于深度处理后作为再生水时,还应根据回用水管网余氯量要求来进行控制。" L, h0 O. ], ^( `1 ^% N
2 x' ]+ z5 q, I! m
(2)液氯氯瓶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应由专业人员专用车辆运输;应轻装轻卸,严禁滑动、抛滚或掩击,并严禁堆放;氯瓶不得与氢、氧,乙块、氨及具他液化气体同车装运。# ~. W. c" t, J; o# v$ _& H2 z

( |# s% e  u2 o. T  t6 V(3)液氯的贮存应注意以下事项:贮存间应符合消防部门关于危险品库房的规定。氯瓶入库前应检查是否漏氯,并做必要的外观检查。检漏方法,是用10%的氨水对准可能漏氯部位数分钟如果漏氯,会在周围形成百色烟雾(氯与氨生成的氯化氨晶体微粒)。
. b3 a; v2 D1 S; n. s0 }5 W! \+ j6 g1 D' k1 p# I5 Q
外观检查包括瓶壁是否有裂缝或变形。有硬伤、局部片状腐蚀或密集斑点腐蚀时,要结合情况看是否需要报废。氯瓶存放应按照先入先取先用的原则,防止某些氯瓶存放期过长。每班应检查库房内是否有泄漏,库房内应常备10%氨水,以备检漏使用。1 a- Y: U" L* ~0 [2 I- F) c5 g% Y

4 m* Q2 B$ A% s) D2 J(4)氯瓶在使用时要注意:氯瓶开启前,应先检查氯瓶的放置位置是合正确,然后试开氯瓶总阀。不同规格的氯瓶有不同的放置要求。具体要说明书上都会有详细介绍。
- u! R' ?  e5 J: s+ ^7 v; U. u. @3 X0 D3 a2 f
氯瓶与加氯机紧密连接并投入使用后,应用10%的氨水检查连接处是否漏氮。氯瓶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用自来水冲淋以防止瓶壳由于降温而结霜。氯瓶使用完毕后要保证留有0.05~0.1MPa的余压以避免遇水受潮后腐蚀钢瓶,同时这也是氯瓶再次充氯的需要。
1 `0 m/ T" K1 b! c0 t" E0 [' E
9 f. |2 x0 V. \/ X8 T  m% S% y$ \, s2 R(5)加氯机的形式多种多样,结构也比较复杂,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按说明书要求正确操作,更应该切记说明书所注明的安全使用事项,确保安全操作使用。* C4 n. j# L' p4 W# h9 }! E' M

% B: u% G, O& u$ U. M  o(6)加氯间具备以下安全措施:加氯间应设有完善的通风系统,并时刻保持正常通风,每小时换气量一般在10次以上。在加氢间内氯瓶周围冬季要有适当的保温措施,以防止瓶内形成氯冰,但严禁用明火等热源为氯瓶保温。加氯应在最显著最方便的位置放置灭火工具及防毒面具。加氯间应设置碱液池,并时刻保证池内碱液有效。当发现氯瓶严重泄漏时,应先带好防毒面具,然后立即将泄漏的氯瓶放入碱液池中。- d* B/ N' A& a6 X' x; Y

3 n" I3 T; n% `- q  L9 X% Z(7)当发生急性氯中毒事故时,应注意以下处理事项:设法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新鲜空气中。对于呼吸困难者,严禁进行人工呼吸,应让其独立吸氧。如有条件,也可雾化吸入5%的碳酸氢钠溶液。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为其洗眼、鼻和口。严重中毒者,立即医务人员处理或急送医院,必要时可注射强心剂。: X) T6 z5 ?3 V: v% r
+ U2 q0 _5 a' l
(8)做好记录与分析:每日每班应记录好氯瓶使用件号、规格、使用时间,加氯机使用台号及运行状况。每日应分析总投氯量及单位污水加氯量。每日应分析测量出水大肠菌群数,并做好测试记录。每日应记录氯瓶库房进瓶和出瓶的数量瓶号和规格,定期检查贮存的氨水和碱液的数量和质量,做好记录,必要时应予以更换。2 U& C8 {% S, p6 I" d5 h* T

: ^: i0 N  x6 N4 w* b% \1 u

举报 使用道具

支持 反对
 楼主| 给水排水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21-4-15 0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07
量计量装置部分的运行管理

6 s, }+ I5 \( ?" A6 q5 N! P8 Y4 J7 u! O6 t1 v
现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污水水量汁呈装置分为两类一,一类是明渠式的计量设备。如巴氏汁量槽,薄壁堰;另一类是管道式计量设备,如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6 H1 W( O- o" o3 w; Y& V  P, d5 t* }3 V8 D3 Y
(一)明渠计量装置的运行管理$ y3 i  v0 ^% a

; a( C- e3 M% c% t! s(1)经常检查计量明渠是否有挂泥(或杂物)、空鼓或脱落情况,如果发现应及时消理和修补,保持明渠的清洁平整,以免影响计量精度。
, |1 h  [% V% b- Q' b* J/ g1 g
  k2 ~+ ]; {' F1 I; l8 R- d(2)经常观察计量槽(以玻璃钢做成)或薄壁堰是否变形若发现变形,影响计量精度时要及时更换。0 G) h9 @7 ~: H3 M9 g; S

4 Q0 S0 B9 |2 P; `! M$ O(3)经常观测明渠渠底,观测孔与渠道的连接是否有积泥,若发现积泥要及时清理,以免影响明渠水流流态或造成堵塞。: n" ^1 d  k3 @2 \/ j
2 {) Y( V6 K; N& h! ?' ~
(4)应注意观测计量槽喉部或薄壁堰前后水位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便于计算并判断明渠水流的流态是否符合划量条件的要求,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G: w2 u$ G6 X/ H% i5 u$ \

9 j4 x, b+ W  s; j(5)每日或每班应观测记录上游水深或堰顶水深,并按计量公式计算污水流量。
* ~- z6 m: H' z( b( i9 r8 g* r- x3 Q, k7 P! u9 Z, e4 l
(二)电磁流量计# y9 C, B7 x) y' s: H4 p
2 c. h1 o- Y& I! ^9 ~
(1)注意污水管道内流量,流速的变化,以保证测量结果是满流状态下的测量。' s" j* N' O, l# H0 f4 j
2 J8 p( L" g" Z9 G
(2)注意维护室内外的仪表,防止仪表受到强烈阳光雨水、大风及高温的影响。
( @& {9 |& g1 g8 `  n9 a
5 o& k0 G* X  P: z3 g: \- o! B(3)避免在测量装置和显示仪表附近使用电动机,变压器等电磁设备,以免强磁场或强电场对于测量与变送的干扰。
4 ?% _" L. Q0 U& U/ V; a, ^6 s6 D/ _) e
(4)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避免电磁场、重压荷载、雨水浸泡和施工对测旦量装置电气线路的影响。  f, e  D- _0 B9 X
/ V- o5 H8 i8 e9 J0 o
(5)维护好记录、指示、计算等仪表与器材,保证测量准确。否则应及时更换。/ J9 ?8 B. U5 W9 T# z& C4 R
& f$ O3 d& m0 M) I- U/ W
(6)每日或每班做指示仪表的记录,并计算污水流量;或观察记录好其他记录与计算仪表的工作状态。' a8 T/ ?" Y) L( E

+ `; O& @7 `7 W1 [+ }2 {% f! ?, i

举报 使用道具

支持 1 反对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浏览过的版块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