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运管 污水处理中作业守则及中毒窒息逃生急救措施 [复制链接]

4216 0
京东
污水处理中毒窒息事故频频发生,主要的问题还是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的发生,如何避免这种事故还是要从内到外的安全教育及加强安全措施来解决!9 }) V. E  P- O, P7 M
  t/ A) E& E4 T' W0 e
01
污水处理中作业守则
& [; x0 {" y4 |" |' N
( S- E0 E; e, w* @
(1)对从事有毒作业 、有窒息危险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其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3 T: ?+ E$ V: l8 \# `8 k

9 l( m5 U9 U" H, D4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对作业环境的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气体含量进行分析。- `7 G- c; m( }
+ S3 H; t: ~8 V0 L
(3)在有毒场所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必须有人监护。进入高风险区域巡检、排凝、仪表调校、采样、清罐等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携带便携式报警仪,2人同行,1人作业1人监护。& O" W" i8 q7 X9 O& l) ^" v( A+ c$ d
) ^) c: j. W% U  z5 o, b$ m
(4)进入缺氧或有毒气体设备内作业时,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工作,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对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加盲板隔离,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处应挂标识牌。& }# W! N% ]; \8 ~0 z

' [' y0 w3 l8 A$ P  Y6 y# l(5)要充分认识到氮气等单纯窒息性气体的危害。
7 g6 l7 U! m: J& A6 N& N% `+ L# s& |4 @9 K" I1 B
环保之家2.JPG : k2 e. R. i0 y7 ]
. d/ c, q9 K& L, I5 Z! l$ l
(6)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险的岗位,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救生设施等,作业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受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 G. {: a% p6 n! O' ^
$ o+ \" X! v/ ?4 ^8 U* F2 L- l(7) 对有毒、有害场所的有毒介质浓度,要定期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7 P; b. V8 T+ {! _8 z

( y: V/ p7 p$ `% F5 c% z$ L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为保证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内充氧气。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轮换作业或休息。
3 C5 F5 x! V" V; v! [% V6 H* F4 C. x- Z( C/ C: s. S
(8) 对各类有毒物品和防毒器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涉及和检测毒害物质的设备、仪器要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w: Q  [% `4 P4 I) \
, h0 Q0 D8 z6 R$ `: y/ O' S
(9)健全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长期达不到规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应停止作业。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或曾发生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进行整改或监控。9 E7 H! u8 {5 o3 ^) M
环保之家0.JPG ; q+ v- I- }. i/ d6 a0 b3 o
$ D" h  l' N* Q/ }0 b; q0 _
02
发生中毒窒息时的逃生与急救!

6 X3 k' X3 b2 C& F( \" f) h  p
) I5 K. N! F3 ?" G( q(1)自救  Q1 ~2 A, N$ b3 ?* B4 @: R+ `2 O
, K7 K4 H6 j  ?! L. Z  E) T+ B
在可能或确已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作业场所,当突然出现头晕、头疼、恶心、无力等症状时,必须想到有发生中毒的可能性,此刻应憋住气,迅速逆风跑出危险区。如遇风向与火源、毒源方向相同时,应往侧面方向跑;如果是在无围栏的高处,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东西或趴倒在上风侧,尽量避免坠落;如有可能,尽快启用报警设施,同时,迅速将身边能利用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用水浸湿后,捂住口鼻脱离现场,以免吸入有毒气体。0 u6 S1 d5 S+ C! e, e, O  B* Y
8 R: u( q* {; s$ o2 h, N
(2)互救* K4 H3 n  m' X' Y1 s

% {' X$ G( W/ e2 R1 p  z" T救援人员首先摸清被救者所处的环境,要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将中毒者救出至空气新鲜处。救援人员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 H& w$ [5 K) H" q6 P

* S, |8 s' O, v) {(3)急救
8 r& z* P" f& Z+ E3 r& {% _) s% m4 B) ^/ A4 G, o
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在场的领导应主动负责指挥,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发生事故后抢救工作理应分秒必争,但须沉着冷静并正确处理,不能盲目抢救,各行业都曾经发生过多起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的事故。受害者撤离现场后,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人工呼吸等进行抢救。
! G  C; W  N3 Y( Z0 `8 ~
/ Q) X3 f: I! T5 Z5 V4 I, o% L( F: @4 C# k! B% e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