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领导问你这项利润有多少,或者老板问你这项能挣多少钱。事关真金白银,绝对糊弄不得,听到你的答案后,领导或老板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详细询问这个数据是如何得来,所以我们需要拿出一份令人信服的成本测算。
, P; z x: r' ]( m8 Q3 m% O: Y其实成本测算和港式报价的思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下面用一个工程实例帮助大家理顺成本测算思路。
/ d7 R! W+ r/ u. `$ ^$ |
" q W% j3 _& C( W7 h9 n1 p p) _1 工程实例介绍
* \2 A$ g. P( h0 C
" \% k" v; w( l6 I. C+ k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成本测算思路,我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分部分项工程:墙面干挂石材。之所以说有代表性,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因为墙面干挂石材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材料种类繁多;二是和定额测定存在较大差异(后面会说到具体差异),分析施工成本测算(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定额)与预算定额两种模式的不同。
- n* r# I, w$ g: |% W& O2 d
) Y4 l- M& |6 }& G, r7 Z# l当然,做好成本测算的第一步则是工程量的计算,准确来说就是消耗量的测算,这就需要结合施工图纸。本案例的具体图纸如下:
. [2 x! H! h9 E V: E4 {
g- R' d) q& @3 C& B; n i
+ b. d2 K* n: @
图一:立面图
; e Y2 b' T$ g" G# ?! X. u3 k3 {! C& l- m
, d t- c3 V$ z, F: q' G9 z' [0 J4 x
图二:剖面图+ X+ ?6 p' a4 l% m- S
/ Z- D* _* Y8 n+ r$ G6 C4 F& o1 Y3 B# t0 l9 r
) Q# h y; \/ u% Z; N2 V
/ s' V) }' S. ^ F$ _ U
图三:节点图(JD-14)
9 s5 f2 k8 l7 j2 Z. D- ]" O* n7 E( C! \. d2 T
+ w4 C; R+ y3 A: i" c: @/ S2 j' b, e
图四:节点图(JD-25)
$ K; C5 ~. S9 @5 @" ?) [
: T! Q9 Y, _6 p& g% Y/ @* u$ m! ]) _2 `6 h/ I. n
' \$ ]( |0 c8 H
# d X( ]. F" [- G6 x图五:节点图(JD-32)
9 h H* o! F- O+ E, d5 `) n. q8 L: o5 d8 Z
. e% S6 P5 B5 _上面图纸的排放顺序是遵循看图的一般原则,即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节点图。不过,相信第一次接触该类工程的同学,还是会心存疑惑。为了更好地理解图纸大意,我先介绍一下算量的思路: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由里即外,即基层→骨架→面层;第二种是由表入里,面层→骨架→基层。这里选择第一种方式,主要施工做法如下:, G) s, K; ?; |) j/ u
0 r8 q V ~# I7 ?1 d8 n
1)采用400*200*10mm预埋件,随土建混凝土浇筑时一起施工(详见图五JD-32);9 B2 l$ e" G6 N. j
2 y) |; q2 V1 O, [2)竖向立柱采用60*80*4mm热镀锌方钢管,与预埋件之间用(285+60)*100*8mm热镀锌连接件进行螺栓连接(两对M12x110mm不锈钢螺栓组,详见图五JD-32);9 P& b, c0 W' o5 L: O. G+ i O4 L
5 u* ~. V$ f+ G7 {
3)横向支撑采用L50*5mm热镀锌角钢,与竖向立柱焊接(详见图四JD-25);
& k& u9 P1 U" n% W& y9 @; ]
$ }4 R" k2 `6 v4)横向支撑与石材挂件进行螺栓连接(1对M8x35mm不锈钢螺栓组,详见图四JD-25);
& E- n0 y" F3 Y* T- J+ a, I( p" d3 n# X) ?. e8 r' |
5)石材做开槽处理,采用环氧树脂AB胶与石材挂件粘接(详见图JD-25/14);9 \. r0 X5 H5 {7 Q
* |2 P: i6 Q+ V3 }8 e6)石材横向缝隙,采用硅酮耐候胶进行密封处理,塞Φ8泡沫棒(详见图四JD-25);( V7 N, A8 l* x7 ?- [
( O. _# Y1 b$ {/ H. |2 I7 M/ {8 q G
7)石材竖向倒角处理,采用硅酮耐候胶进行密封处理,塞Φ8/Φ18泡沫棒(详见JD-14)。
+ f9 j4 R7 H$ E1 J: N2 Q* [
6 v3 W0 \0 K- A2 成本测算过程6 R( L9 j2 v+ X5 a' _1 \. e# I
6 G+ p, g1 t3 h# Q) Q$ N6 Z6 X- r8 ~
- ^( g \% m) Q在上面的施工做法分析中,刻意保留了材料的具体规格型号,一是与施工图纸进行对照,二是方便后期成本测算时直接提取。
. e2 v/ m7 @, ~, G; t3 h# h* `, d" z/ H9 R: H- v- p! E
整个测算过程如下图所示:
0 w" B) h3 u E# p
5 e1 w& z( v: y* g4 p$ D! Z+ w' b& ]8 M- a$ g& {8 j8 E
$ S0 [: q. \8 U4 r2 m
对于上面的测算表,这里做几点说明:9 u7 T* E# Q( d8 O% {! V
5 U' |6 o- ~3 b* ]1)选取的测算样板为900宽(两侧各为200宽)的石材分格;" |) t4 H% i, g8 h( ] k$ u3 k
1 ^4 B0 `% U! L0 K0 H% G
2)材料损耗率是根据施工经验及管理水平综合考虑,每个公司及项目存在差异;
# K4 b! p% [: ~7 d' a n( Y6 G3 T7 K I6 x: D% i5 [. @
3)出于方便物资采购的考虑,材料的单位进行了换算,比如预埋件按照“套”,密封胶按照“支”;
" w C! i3 x3 ]% m
6 A. [) Q6 T0 p. t9 h5 ]6 {0 ^4)材料的规格型号依据图纸,可能与现场施工存在差异;, {% p- I" s3 H0 k
z3 G4 B: }5 c1 x/ R; Y/ q/ j6 Y- T5)实际工作中,一些成本占比较小的材料一般忽略不计,此处为了更好地显示图纸中的所有材料种类,也进行了计算,如表格中的“泡沫棒”。
. a7 f+ ^1 J* A* A2 y) u2 d& q. Q( Y/ k$ }" M9 y; b3 j
以上测算是根据现有图纸进行计算的。即使计算到这个程度,依然有施工图纸覆盖不到的地方。比如钢材焊接处使用到的红丹防锈漆及银粉漆、螺栓调整所用到的一些必需垫片。还有一些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行调整,如不锈钢连接件、石材挂件等。所以说,图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按图施工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愿景,在大多数情况下,图纸仅作为参考,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进行据实调整。
7 |2 y& s1 P% J) B5 v' }
$ Y/ n4 I# {: m5 M1 w! ]接下来就是根据计算出来的消耗量,结合企业内部的分包控制价、物资询价(可以根据历史采购价的数据)进行工料机分析,具体过程如下表所示: u) t' I2 u) U9 `1 s
' W, w$ s' o: Q
3 u3 ?8 a$ R4 `5 _. z5 X4 Y$ H7 q2 O( U: m) C5 x
0 t; v% |5 n9 S7 M% V5 _
这里同样做几点说明:, w+ q7 E1 _; [+ t J
9 A$ @& Q7 C! j; |, r. X" ~
1)一般来说,处于成本管理的考虑,消耗性辅材(如电焊条)、小型机具均纳入劳务分包的范畴;5 \% G+ h' V$ a3 [$ g r6 i
s/ q5 a' k$ e4 X" s2)石材倒角一般在工厂加工,出于实际采购的习惯,这里纳入材料费的范畴;3 F* Q# E0 r' C1 ^# n
7 E S2 ] ]; ~% E) `
3)不锈钢挂件(T型件和L型挑件)的规格型号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尺寸进行测定。) J* b$ ?: r# J1 J- ^' k
" i$ l a' n* Y! w c/ h+ C
另外,对于劳务分包模式的选择,还存在另外一种声音,也就是扩大劳务分包,即施工单位只采购主材,其他辅材全部打包给劳务队伍(本工程为例,施工单位只采购石材和钢材,剩余全部材料由劳务分包方采购)。
: k2 L+ C9 Q& C; ~: t3 d% w/ I6 @7 d3 i# V$ Y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二是减轻部分垫资压力。不过,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方式可能带来的隐患:) R* V2 b: d ~6 i& _
3 z; Y. U! @7 ^1)对项目成本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如果没有对劳务分包的那部分材料费进行准确测算,那就难以评估劳务分包价格的合理性。同时,在投标阶段,对业主的报价也缺乏足够的成本数据支撑;$ A. D! W/ `# z" A
4 X) I9 o I2 K. A1 R
2)存在质量方面的隐患。如果施工单位一味地压低劳务分包价格,只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势必造成劳务分包方偷工减料,采用劣质材料等后果。一旦突破对方的承受极限,那么很可能破罐子破摔,最后还是由施工单位兜底。
' v) A9 }8 T; ?$ M" a1 ^9 F
$ k5 w1 N4 @9 `% k最后,成本测算只能无限接近实际发生成本,而不能完全到达,精细化成本测算就是减小二者的偏差。以上成本测算表格仅供参考,格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成本测算、分析的思路。% M* @4 i D. L: L3 u9 O' _
( _7 y) L4 Z _: h: h( _
3 定额测算与实际测算的对比分析& B) |1 a( L7 y" a# J
7 @2 w9 T$ Q% M7 t7 H$ t$ p' j% E
, `& Z9 l6 I0 X W4 U1 ?) c! @7 p& H
上面花了很大的篇幅说了项目成本测算过程,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项目成本是怎么得出的。那么现在我们看一下,如果根据预算定额,是否可以进行成本测算。 q4 Y8 m) q4 \; {, Z) c: r+ j5 I
) K6 P, |- t5 s$ `
1)一般需要用到三个定额子目,包括面层安装、骨架制安、预埋件安装;
* J: x: Y3 r: f( ^' i# @
7 [6 v/ y* p$ K6 G0 t1 L2)预埋件安装定额子目,根据相关章节说明(三、干挂石材骨架按钢骨架项目执行。预埋铁件按“第二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铁件制作安装项目执行)再来分析一下定额中的工料机。) g2 h. i f8 K+ h. L, Z
6 Q4 K) T0 d& w8 z7 x) J, K4 对定额中的材料进行分析:
' q2 ?) g+ ^9 t* b9 w) z6 I
4 e( |' Z0 V; p9 J, j, d3 P* v1)图中标红的材料是可以在图纸中找到的,其他的材料基本上就是消耗性辅材了;
: g5 q# Z0 v2 x6 }: M$ C( o. i. A1 i2 u3 U3 \5 b& v! s
2)定额中的有些材料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如密封胶是按照“kg”出的消耗量,但在实际询价中,如果你问材料供应商每kg的单价,他是无法回答你的(实际是按照“支”进行采购)。类似的还有铁件综合、型钢综合等,这些都是无法直接进行询价的;
9 D9 _" G m# g7 d7 p$ C. B2 \1 R% |; y- E; `+ L+ J. I
3)定额中的材料消耗量也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如果直接拿来生搬硬套,那与项目实际成本则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8 G8 K% N! h6 _9 d* \
& A7 x( o$ Y) h& i4)单个定额子目的材料分析,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L$ H' w8 p' z1 Y: c
) }$ n2 W7 v# i
所以,预算定额不能完全反映出项目实际的材料消耗,不能完全指导项目生产施工,更不能以此指定项目物资需求计划。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说,预算定额代表的是收入,和项目成本是两条平行线,二者不能混淆。6 _2 u K8 m% O
. ?. q! I7 o7 C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数字化改革浪潮的背景下,造价人该如何乘风破浪呢?李克强总理对青年学生们说过这么一句话: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尽管我们已经进入电算化的时代,在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最基础的东西,掌握最基本的成本测算思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掌握造价的魂,通过不断的精打细算,才能赢得更多操作空间。对于我们造价人来说,随着预算定额发布的逐步取消,精细化成本测算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基本的成本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 ]. e2 _* d7 ^& v& o& Z0 ]
. u' ?/ _3 r u* N正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如何成为造价人中的行家呢?这就需要有对数据的高度敏感性和感知力,注重基础数据的积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获得这些数据,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地积累总结,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成本数据库,将精细化成本测算进行到底。以点带面,由表入里,最终如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来源: 广联达造价圈 史昆仑
* F! ^0 N8 N- V0 v# C7 A
* o$ e) h/ j P1 F* y* p1 e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