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以150t/d垃圾焚烧炉排炉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此类炉型运行过程中料床、火床的控制方法,并且针对脱火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方案,为中小型垃圾焚烧炉排炉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C7 L$ R4 U. J s% C9 v
- V- M9 u8 j, i+ t# n8 F" \1 w
; h8 [) L4 K2 {8 l1.概述* A+ Z9 M1 |2 c5 C
2 p8 y1 O6 T \9 h1 ?/ x0 Z7 G2 L$ t* q1 \
国外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经历了130多年的发展过程,最适合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炉有:①层燃型焚烧炉,如采用滚动炉排、水平往复炉排、顺推倾斜往复炉排和逆推倾斜往复炉排等焚烧炉;②流化床焚烧炉,如沸腾床及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等;③回转窑式焚烧炉等。其中回转窑式焚烧炉更多用于焚烧城市特种垃圾和污泥,较少用于生活垃圾焚烧。* H8 t/ Y: N2 `$ l% y) k
% g6 ?4 b# T9 z' k. x }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应用较多。1988年,深圳市引进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2台150t/d垃圾焚烧系统,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垃圾焚烧厂。1996年,又在原有基础上完成了3号炉国产化工程,设备国产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在技术性能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原引进设备的水平,为我国大型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 L. w) u* A$ T H, u3 `+ _# N
' C2 o+ d& R4 W+ \/ G& _, A 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成立于2002年,一期工程配备了3台150t/d马丁逆推式垃圾焚烧锅炉,炉型与当年深圳清水河垃圾焚烧电厂一样。虽然近几年一线城市新建的垃圾焚烧电厂基本采用300t/d以上的垃圾焚烧炉,但对于一些中小型城市来说,小型垃圾焚烧锅炉更为适用,而垃圾焚烧锅炉的容量越小,则燃烧控制越难。下面将介绍公司运行十年以来的一些燃烧控制方面的经验,如有不对之处,请读者指正。$ W0 \: L& l# L" g/ \
1 V( P* P% I. X' p" Y1 V7 x4 y' [) `2.燃烧控制方法
$ S# W0 |; j4 w+ O2 ^0 a" a% H; y
t6 I" f' a2 F0 D- y z 垃圾焚烧炉排炉理想的火床状态:火床平整,着火面均匀,着火线在第二风室上部,主燃区在第三风室上部,收火线在第四风室上部,第一风室上部为预热区,第五风室上部为燃尽区。
# L' i+ K" [2 p
+ [+ K9 H% ~; Q! R( |2 e7 D/ ? 公司的锅炉是通过设置炉排的运行和停止时间来控制料床燃烧的,给料器和炉排联动,即炉排动,给料器也动;炉排停,给料器同时停。
I# Q* c5 ?2 M8 l0 C! k1 p2 u4 n% m4 {& q1 N2 x
2.1料床厚度的控制
5 _. r3 c% A/ u( C8 G, V% |+ L6 E
" w; r: Z: G( [+ U6 \: |9 X2.1.1根据垃圾质量调整料床厚度:1 J) A! h5 E, O" a" n1 v4 S
# }( o) X, Z) N2 D+ b
垃圾的料床厚度关系到火床的平整和着火面的均匀,如果料床偏厚,则一次风不容易穿透,料床着火困难,容易造成局部穿孔,着火面不均匀,部分垃圾没法烧透;如果料床偏薄,则料床容易大面积穿孔,料床燃烧工况恶化。料床厚度的控制原则:: @+ P0 y7 w5 ?& U0 r: F8 t6 ?3 j
9 E, j0 E7 n& d" M2.1.1.1垃圾重,料床应该控制得稍薄一些,一般在400~600mm左右。垃圾重指的是:灰份较多的垃圾,压在中底部的垃圾,水份较多的垃圾,该类垃圾通常堆积密度较大。
; W9 \" [, S4 c4 S* ]" b2 K$ o& G. _6 |7 B3 ~
2.1.1.2垃圾轻,料床应该控制得稍厚一些,一般控制在600~800mm左右。垃圾轻指的是:灰份少,堆在上部的垃圾,该类垃圾通常堆积密度较小。 Q$ b: n. m2 J R Q% T' A! _/ S
& M. f. l, {1 b7 o2 I ], f
2.1.1.3根据垃圾热值增减料床厚度;热值高,料床要适当减薄;热值低,料床要适当增厚。
* B% _) v1 G7 W( a" a' h5 ]; N0 D5 W4 _3 F$ ~/ D4 F
2.1.2火床上的垃圾偏厚(料床厚度在1000㎜以上,料床厚、着火点少、垃圾无法烧透、炉温不高)的调整:
4 B7 D' B" V* A* ?7 U3 c( J. b* k- V4 b# \# c8 k
2.1.2.1适当减少给料,缩短给料器行程。. }& Y5 @5 z% ]1 B) v( s
) N2 g J( U" z+ s
2.1.2.2加快炉排运行速度,根据火床长短,着火情况,确定炉排和给料器的运行、停止时间。4 k q& d% u# H* y
! e; {: E, Z' @( w$ b" h& l, ^2 U
2.1.3料床偏薄(料床薄,垃圾在第一、二风室上部垃圾就能着火,但火床短,炉温也不高)的调整:适当增加给料,加长给料器行程或者减慢炉排速度。
, ]9 h2 R/ m; `5 B# x( B$ A9 { I- c2 f7 o0 ]: f+ Q9 l
2.1.4料床厚度调整时应逐步增减进炉垃圾量,避免大幅度调整导致料床厚度不均。2 g2 D w9 T5 W" m2 h+ I
5 b2 B; _3 d. G2.2火床长短的控制
) u0 z. r7 q* ]8 k
% H9 B& i5 h$ ^6 V: V/ ~2.2.1火床分布情况:炉排炉从前往后一般设置5组风室,第一风室上部为干燥区,料床厚度通常在600~800㎜;第三风室上部为主燃区,料床厚度通常在400~600㎜左右;第五风室上部为燃烬区,料床厚度通常为300㎜左右。
3 V3 I) g. w! \" d q' f) {5 B# z* s6 S1 Y0 J
2.2.2火床长度的掌控:# S7 _; i$ w$ c0 E
s6 ]& [9 Y8 `; l+ e4 x0 Y2.2.2.1正常的火床约有1.5~2米的燃烬区。
7 g, r' @8 U U
8 I* h& g7 s7 B2.2.2.2火床前移、偏短,如果此时炉温在950℃以上且能长时间维持稳定,可以不调整或将火床稍微拉长(将炉排和给料器的停止时间缩短);但若此时炉温在950℃以下,则需将火床拉长。
/ }4 \5 o3 [; s& c0 o" q& Z( n; k! u4 _! o" ]$ U+ ]
2.2.2.3火床后移、偏长,燃烬区剩余可燃物烧不尽,则需立即进行调整,将火床缩短(将炉排和给料器停止时间延长)。% H3 F, B: B1 G7 L
7 o) e9 G! I6 A b0 x! g# n- n! m1 x
2.2.3观察炉渣厚度:以熔渣滚筒前的炉渣厚度为准,如炉渣太薄,则表示燃烬区剩余可燃物停留时间较短,无法完全烧透;如炉渣太厚,则会影响前端料床的运动,影响料床的正常燃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来时刻掌握炉渣的分布情况,以便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r, J8 Q, z5 e: F8 d# H3 e( i+ A/ r( P
2.3炉排速度,给料行程、速度和风门开度的调整. p# u. X; }4 D7 h x
* u, ^8 d9 e3 z0 ]2.3.1炉排的给料器的行程和给料速度,应与炉排速度及运行时间匹配,以保证料床厚薄适当,火床分布良好,燃烧正常。①当给料器行程和速度,炉排运行和停止时间设置相同时,炉排速度快,料床薄,炉排速度慢,料床厚。②当炉排速度一定时,给料行程的长短和给料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料床的厚薄。, l+ K: P3 }3 \4 U! J7 J' J' C# G3 N
8 o$ ^6 \/ \% @( H K" m
2.3.2风门开度的调整:如烟气含氧量低(5%以下),可关小主燃区风室的风门,开大燃烬区风室的风门,投入或开大二次风;如烟气含氧量高(8%以上),则可关小各风室的风门,特殊情况下可开大主燃区风室的风门加强燃烧;如料床较厚,则应适当开大风门,料床减薄后应关小风门。风门的调整幅度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 ^+ k% c( w* j
( v1 B) f8 T& O0 E3 q2.4炉排、给料器运行与停止时间的整定3 x1 _( v8 `# P8 C! x
0 O' }& K+ ~% Y
2.4.1运行时间由给料器一个来回时间来确定:给料器推到头的时间<设定的运行时间<给料器一个来回的时间。& n$ r, M% w6 {6 _% X0 D0 ~3 V
! H) D! v+ ?& ~2.4.2停止时间根据火床上垃圾燃烧情况来确定:当火床过长,适当延长停留时间,但不能太长,因为停留时间过长,垃圾在主燃区基本烧烬,火床迅速缩短,新的垃圾进入炉膛后,干燥时间不够,着火慢,容易造成脱火。火床过短,应适当缩短停留时间。4 H# x6 C% V; g x5 E
' f- s) \! D" X2 _* V: _2 o3.脱火问题及应对方案
/ @; w- M4 v: o8 f$ X; ^& c" d* y+ m3 h$ E! M6 z6 h
3.1 脱火问题对垃圾焚烧炉排炉的正常运行影响显著,会导致炉温急剧下降,锅炉负荷大幅度波动,严重时会使炉温跌破850℃,造成二噁英的不完全分解。因此对脱火问题的合理应对有助于运行的安全、稳定。
1 u6 s+ ? d3 W2 S$ @
+ q, k( H( E, Z$ [2 L1 x3.2脱火的几种情况1 ~0 L0 M( r( w& u8 ?! X5 ^
, G- n1 x. k* F( E, [3.2.1轻微脱火:炉温下降幅度在50℃~100℃之间,当火床到位后,炉温又重新回升。+ m0 K1 E$ Y7 ?7 R
, L. {' w8 O5 {* u0 T; d原因:①火床上垃圾着火情况很好,炉温也高,但停止时间设置过长,未及时调整,造成火床偏短,新料进来后,着火慢,造成炉温下降。②垃圾热值轻微变化。 " S1 i- q! [# S; P1 w$ I
3 Y4 D$ P4 g1 ?9 B6 G3.2.2严重脱火:炉温下降幅度超过100℃,第三、四风室上部垃圾只有零星着火点。+ }% v4 ~# H- i6 @6 |
! o% i7 m" K* v$ `4 ?" d
原因:①火床严重偏短,新料进来后,将第一、二风室上部垃圾的火焰压灭或未能及时着火。②垃圾热值变化大,特别是焚烧垃圾库底部和顶部的垃圾时,垃圾中的含水率较高,热值较低,着火缓慢。
, ^$ c1 y3 G3 I) g$ P, L: e! ~! F4 L! x2 p3 l* V
3.3脱火问题的预防及应对措施:①要保证火床具有合适的长度,保持垃圾焚烧的主燃区域基本在第三风室上部位置,避免主燃区过于靠前。②维持料床厚薄适当,与垃圾吊操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如遇到垃圾热值明显变化时,要及时做好调整工作,最好能提前进行调整。③遇到脱火问题后,灵活使用DCS系统中的炉排、给料器定时控制功能,根据垃圾焚烧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8 F7 {/ v& M C; M
; f$ r6 o# g% x2 s* ? |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