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胺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1-5-9 0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物料基础
  • 环境数据
  • 毒性安全
  • 治理技术
  • 【中文名】乙酰胺
    【英文名】Acetamide
    【CA登录号】60-35-5
    【分子式】C2H5NO
    【分子量】59.07
    【化学结构式】

    CH3CONH2

    【外观】易潮解的结晶,纯品无臭,但常含特殊臭味,味苦。
    【物化常数】沸点222℃,熔点 81℃,蒸气压 0.04 mmHg/25℃,相对密度1.159/20℃/4℃,蒸气密度 ~2,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 = -1.26,1克溶于0.5毫升水中,溶于醇、吡啶、氯仿、甘油,但不溶于苯,嗅阈值 识别浓度 140~160 mg/m3。
  • COD 1.08g/g BOD 0.63~0.74g/g。
    在大气中,它仅以气态的形式存在,它可被光化学所诱发的羟基游离基所降解,其相应的半衰期为7.6天。
    在土壤中,它具有较强的迁移性,不易从土壤中挥发至大气中去。
    在水体中,它不易被悬浮固体及沉积物所吸附,BOD测定,经6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后,可测得其理论值的1.2%,3.3%及12.0%。另用活性污泥,经24小时BOD测定,可测得其29.6~45.7%的理论值,另一试验表明三天的BOD测定,可得44%的理论值。它不易从水体表面通过挥发转移至大气中去。
  • 【毒性】具有轻度的刺激性,毒性低,可以造成不适,但停止接触后即能恢复。LD50 大鼠 经口 7000 mg/kg,腹腔注射 10300 mg/kg, 皮下 10000 mg/kg,静脉注射 12500 mg/kg, 小鼠 经口 12900 mg/kg, 腹腔注射 10000 mg/kg,皮下 8300 mg/kg, 静脉注射 10000 mg/kg。对动物具有致癌作用,IARC将其对人类的致癌作用归类为2B。
  • 乙酰胺、丙烯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也均可用活性炭吸附从水中去除[1][2][3]。
    废水中的二甲基乙酰胺可用氯仿进行萃取,当在常温20-35℃,溶剂与水相体积比为2:1时,经六级逆流萃取,可将废水中20%(w/w)的二甲基乙酰胺含量降至300mg/L以下。废水的pH值对萃取效率有明显的影响,当废水的pH值较大,即偏碱性对萃取有利[4]。
    乙酰胺可以在525℃及230~335大气压下进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去除[5]。
    乙酰胺及甲酰胺可以在管式反应器中在573~693K及23Mpa的条件下进行, 停留时间为500秒,乙酰胺产生乙酸及氨,而甲酰胺产生甲酸及氨,甲酸并可进一步降解成二氧化碳[6]。
    乙酰胺可以先在严格好氧条件下被Bacillus sphaericus水解并产生乙酸,然后在厌氧条件下并以它为唯一碳源转化成甲烷。乙酰胺可以产甲烷菌及好氧革兰氏阳性杆菌的协同作用进行降解[7][8]。
    可用固定化的Rhodococcus rhodochrous NHB-2 来处理酰胺类化合物,微生物可以固定在琼脂、聚丙烯酰胺或海藻酸上,并在五级推流式的反应器中处理含100mM的乙酰胺、丙酰胺及10mM的丙烯酰胺,工作pH为5~10,并以8.7为最好[9]。


    参考文献

    [1] Radvinskii M B, Gurskaya L A Vodosnabzh., Kanaliz., Gidrotekh. Sooruzheniyq, 1969;(9):27~30.
    [2] Jaroszynski T Metody Fizykochem. Oczyszczania Wody Sciekow, Mater. Konf. Nauk., Miedzynar, Konf., 2nd, 1979;1. Paper
    No. 6, 10pp /Univ. Marii Curie-Sklodowskicj, Biruo, Wydawn: lublin, Pol.
    [3] Rosene M R et al. J. Phys. Chem. 1976;80(23):2589~2590.
    [4] 林泉 等 水处理技术 28(4)196~199 2002.
    [5] Dong-Soo L et al. Environ. Sci. Technol. (26)1587~1593 1992.
    [6] Okazaki M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41(5)1517~1521 2006.
    [7] Guyot J P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42(2~3)452~456 1994.
    [8] Guyot J P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43(6)1107~1111 1995.
    [9] Duni Chand et al.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7)679~686 2004.
京东
3 ~( q& \$ H. S% F: p$ [8 y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