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施工 交流:项目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 [复制链接]

2004 0
京东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w  \( ?$ z* O7 \4 b) M/ _1 Q9 M
1 g0 ?' Q. h4 j

1 t8 O( S5 d+ J. y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Y! ]. X, A1 J% `2 t* Z# W6 D  a4 c# t

- H/ i6 h8 ~, c9 T  u
9 t2 l( ^2 H. o, w  C
) e* \2 @8 Y: v. y* i8 O% B3 O4 _: G0 L- A
在建筑市场利润率越来越低的形势下,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堵塞“跑、冒、滴、漏”等“黑洞”,是当前项目管理风险控制的重点。在审计工作实践中,结合个别项目成本管理案例,从项目竞标、建造和构成项目成本的费用结构入手,剖析了项目成本的“黑洞”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堵塞“黑洞”措施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 w% Y0 w: ^& I: W6 d8 P9 j. d. ^% `" c5 g% d7 [# h& O3 G
项目成本管理“黑洞”成因分析。
7 q% K0 P! I) j% b: a( j9 t3 X5 t, w: k. o  {! U5 z% R0 \
项目的建设过程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协调的系统。项目亏损或成本增高,既有经营原因造成的“黑洞”,也有管理原因造成的“黑洞”。
" D- a6 v9 x' `. c; ]' S7 B' g0 Z5 J% @* ]3 e0 E( f/ U) r
1、投标制造的“黑洞”。企业经营为追求业务量,项目承包人为取得经营承包业务,往往取向于较低的报价作为中标“利器”,对工程成本缺少严密的测算和分析,为日后工程施工承包埋下潜亏隐患。
5 e- X; Y4 k; s9 k4 ^+ U- s7 A% S2 U7 I1 S) ^
2、市场变化“黑洞”。在业务承揽过程中,缺少考量市场变化因素,特别是建筑市场的政策变化及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考虑较少,为日后施工承包增加了不可控的风险因素。$ g8 O2 x% q7 c

$ i; w( {$ n4 b& d+ x$ w3、业主变化的“黑洞”。在承揽业务以及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过程中,缺少考量业主方面 带来的风险因素;企业与承包经营者缺少对业主的综合实力,信誉以及资金考量,同时对业主经营风险的关注很少,一旦业主产生经营不善或经营风险转嫁,企业及工程施工承包者就会面临连带风险,并造成项目亏损。
: M2 `, O7 G1 Q1 I0 C% l8 D6 a4 V# t. @- v0 z: U
4、人才使用“黑洞”。为开拓经营渠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一些掌握一定社会资源、金融资源渠道的“人才”进行招安并给予承包经营,缺少对其进行实力考察、培训,施工承包缺少实时管控。一旦招安的“人才”是个空架子或施展套现、跑路、欺诈等功夫,等发现问题造成损失时,为时已晚。" Z  S+ B1 A, }6 A
1 B* M% V. f& Y+ S& Y) v6 \
5、成本控制总目标缺失“黑洞”。没有成本控制的总目标,或者虽有,但却没有严格执行,而使项目成本处于失控状态。
4 V* R5 }) K. ~6 r, V9 P' w7 d/ @% R/ F# w, ^1 Z
6、材料管理制度“黑洞”。在亏损的项目中,购买材料无计划、超定额购买、高价购买的现象比比皆是,其结果是材料的积压、超支;进出库数量、质量把关不严,使用浪费、丢失现象严重。1 ?0 L/ s5 E7 G# U% F7 z9 o
- z9 K3 y( M+ k
7、分包工程“黑洞”。对劳务分包队伍,没有实行严格的定额发料制度,造成材料超支;对分包队伍施工的工程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不考虑中标价格,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造成巨额亏损;让多个外部单位挂靠,仅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管理费,最后挂靠单位一走了之,而所有的善后费用全部由被挂靠项目部承担,造成巨额损失。
$ q2 C! ~; W* w4 e7 F! N  U5 \! K5 ~0 I1 Y
8、合同管理“黑洞”。没有合同管理意识,对购货、雇用人员、提供服务、分包工程、承包工程等合同知识知之甚少,不理解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导致合同管理混乱。3 x8 K( \5 L8 R: h0 L5 \3 m

9 I! F& G7 ]6 k5 _6 [" q. U) t9、工程质量“黑洞”。项目若存在质量问题,将导致返工,加大工程质量成本。) H5 ?4 v+ r. k1 d# X2 B

0 F3 {7 s6 x3 H0 B; B10、设备利用率“黑洞”。对工程设备使用计划不周,盲目购置一次性摊销或租赁大量设备,往往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造成项目成本急剧增加。) ]8 f4 V0 `0 g( l6 x' S8 S0 C5 Y- o
* j. x( I  X- i  C
11、安全事故“黑洞”。同存在项目质量问题一样,项目安全事故一旦出现,直接或间接的善后支出,也会形成一个个成本“黑洞”。; h2 V2 |- K# v3 c1 T- F
' l# ^' a) }. _! |
12、项目管理费“黑洞”。最主要的是办公费、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失控。高档的办公用品随意买,飞机随意坐,高档旅馆随意住,擅自扩大业务招待费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Y7 E; g# F8 J4 c8 }$ m% s3 r- {
/ O6 |* J) L/ I' |+ |5 D
堵塞项目成本管理“黑洞”,首先是必须认真落实企业管理标准,无论在经营上还是项目施工管理中,要认真贯彻公司规章制度,按照管理程序建立管理责任体系,确保责任到位、管理到位、奖罚到位,才能有效地促进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v3 t7 L/ g3 m2 E. x7 i
) ?2 `& G! I6 A1 F$ P
在具体措施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 @" U& }0 Z3 c2 S& G. _2 G% I4 _0 h  F) W6 r$ c1 r7 {. F5 o" Z
1、不承揽潜亏项目。潜亏项目是指造价低于成本的工程。在核算成本时,要尽可能地以市场变化和以前施工的项目成本积累的经验为准。0 p3 q4 u% M0 ?  R

2 v7 ~7 `; Y$ t$ E0 i1 g2 R- G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人力、材料、机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工序的合理优化,是项目施工资源利用的最大节约。$ I4 f1 v" L& M* Q8 |5 C* H

2 G( {( i; F' L0 @2 I/ o$ {3、经营规模要适当,管理要跟上。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要处理好经营规模和管理幅度的相互关系,如果其净利润与企业经营总额的比值能够稳定在一定水平并能有所提高,那么该企业的经营规模就可以继续扩大或稳定,反之则存在经营规模扩展过快或管理不足问题,意味着坏账的风险、工程项目不能按期完工的风险、发生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风险在增加。
! W, ?, a. N/ a9 p1 p0 G
8 `- L( m: u4 x) b2 I# }4、推进大宗材料统一招标采购。在项目成本中,材料费成本超过工程总成本70%,如果企业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则可大大降低材料价格成本。
# G; D- K: F3 D! J9 ^/ T
, D+ M; P' j$ o4 R+ @' {: G5、实行揽干分离的经营生产方式。即公司或项目部承揽的工程任务,由企业统一分配。但为了提高项目部承揽工程任务的积极性,要优先安排承揽该工程的项目部施工;当该项目部的管理、技术难以适应工程的需要时,企业再安排其它的项目部进行施工。
/ P; d* U& W. s5 M/ I5 l7 t. t  p4 u
6、加强成本核算,推进项目核算工作。0 ?) w& ?' Q/ S- w/ M. X" m/ q

! z) v( r* j8 g3 h3 Y0 ~' L一是确定项目总成本和盈亏目标。成本目标是项目控制成本的基础,而盈亏目标是考核项目成本管理的能力,各单位应有专业小组(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确定该项目的总成本目标、分项工程成本目标以及盈亏目标。# _7 t2 ]6 W% Y$ i6 Y1 v

: f0 U! _6 z- o$ s! q二是材料招标采购。前面已经谈到利用材料采购的规模效应,可以增加降价的谈判筹码。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不提高材料价格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L& E! \5 c! }$ w  O! j$ h  M0 x

4 g3 x6 I- U" ^  u7 ~# b# Y; S三是强化安全、质量管理。项目部要树立安全、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积极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或避免发生安全、质量成本。
: p) J: x$ b& D0 u) h0 d8 c* E4 K7 q; B3 W0 n. L9 V
四是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对所有已经签订且正在履行的各类合同进行审查和跟踪,不符合我方利益和《合同法》规定的要与对方协商变更合同;不同意变更的要签订补充协议,或者对有关条款进行修订;对方要求变更合同的,必须坚持协商一致的原则。
5 I7 C* n2 v6 y+ ^" Y- V1 p7 }! r( S9 N3 j+ P* g
五是项目部要结合实际,制定或完善与控制成本有关的规章制度。要重视公司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加强对业务部门执行制度的检查。
$ K& G, M8 N* T7 S2 F( N9 f; a2 C- ^5 s5 C" y( r" D
7、加强分包管理。
2 S' ~6 w; F) r9 d( ]& w" a) D7 `: q' H  {, Q
一是按照项目确定总成本目标的方式,倒推确定分包工程价款。按照确定项目总成本的定额和分包单位承担的工程量,确定分包工程的项目相关费用。
0 ~3 J' y5 ?8 ]5 a0 M1 C0 e
$ T8 n; `& N+ l& I+ }- F二是严格按照规定拨付和结算工程款。项目部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对分包单位完成的合格工程量按月或按工序进行验工计价,结算工程款,不得对分包单位预付备料款和工程款。要建立结算工程款的联签制度,即在结算工程款时,除了验工计价报表外,还要听取各业务部门的意见。4 L' Q; s' l( _- v, W; s

/ [9 S$ X  k: @) B三是严格禁止外部单位挂靠施工。项目部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禁止外部单位以各种形式挂靠企业对外施工。9 B) d2 Z" d6 J' s+ k' M# @7 m
! A8 w% p/ {% c
8、加强资金管理。对项目部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管控。凡是项目部需要资金使用的,必须有核算人员的结算清单,必须有专管部门及领导签字。( b# k! r2 X# B0 p
8 i5 m4 n  W6 B% s" x0 e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