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Z0 l( k& Z/ I5 e6 `5 t当二沉池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应观察活性污泥状况,控制进水,直到出现模糊不清的絮状物,这时可适当进水,换水以补充营养物,换水量可控制在氧化沟池容的25%再重复上述操作。当二沉池开始溢流时,启动后续污水处理工艺,如消毒工艺。# v" C* b! Q0 X5 `0 K; R7 ^+ G2 I
4 M' U5 ` E# I! L" i
在生物处理池水位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后应随时监控氧化沟中溶解氧(DO)浓度值(通过溶解氧测定仪),以判断曝气量是否足够,并作出相应调整。在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中,溶解氧的浓度应能满足以下三方面可能发生的情况下。" f0 B5 N {: L# U2 @( Z9 O
* ?0 d+ ?# I1 W! L, S9 ^
a)进水和回流污泥中溶解氧浓度较低;需要较多充氧量;$ }7 t, Q6 c3 W. l; M& V
}. p5 i, B& f! ]1 V$ _b)进水缺氧,需要有足够的溶解氧将其快速改变成充氧环境;' n" [; D/ E2 M' F
7 k# K8 P- B: O# L" G% k3 kc)当污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需要大量的溶解氧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 ^, E; ~; w4 m. O- V$ ?
9 [/ K. F+ d: \* x0 v
在污泥驯化的过程中,溶解氧的最低浓度应确保氧化沟出水口处溶解氧浓度不小于1.0mg/L。在活性污泥驯化的第一阶段中,由于活性污泥的浓度较低,在曝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采用喷洒水滴等措施来去除泡沫。 ) c( o6 x) |% r4 R( `) C8 i0 \3 B* P2 X6 {2 X# y2 L/ {6 f% d1 N
第二阶段 ' R" g/ u% q/ u: M' q- i0 M 4 a' W A# ? ~ O5 t污泥驯化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后,监控溶解氧的同时,应开始监测活性污泥的30分钟沉降比(SV)和营养物质参数。在进行监测活性污泥沉降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此阶段的前几天泥水混合物的颜色几乎同进水的颜色相同,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泥水混合物的颗粒变大,沉降性能变好,并且颜色逐渐变为黑褐色。 ; L; F; o$ p" ^8 v$ b& k9 n' C( [+ K
在此阶段中活性污泥沉降比可达到20%。检测营养物质的目的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在活性污泥驯化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参数BOD:N:P应控制在100:5:1左右,若不能达到此参数应投加营养物质进行调节。 + w2 u& E, e& T( R. E3 X 0 l( r( i) I2 {1 o0 E第三阶段) l3 A" e, Z& Q. P; J6 R F9 G
$ F5 ^" F# X/ Q8 ^活性污泥驯化工作进入第三阶段后,活性污泥驯化工作基本完成。在此阶段中,应严格按照样表3-1中所列分析计划,对泥水混合物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并保存相关数据供系统正常运行参考。当活性污泥浓度值达到规定范围并相对稳定时,可以认为活性污泥驯化工作基本完成。污水经生化和沉淀处理后,出水SS应达标。在该阶段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剩余污泥排放。% b* y, M; S, a. u! B+ V$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