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关注:暴雨洪水期自救防护逃生攻略 [复制链接]

1963 0
京东
01
洪水到来时如何自救

$ |+ z5 T1 M' Z; D. p. C# O
" \7 G( o) ]$ v2 x)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 [: q4 B, |& d% G& L/ Y% R- P$ G# m! Q! u& I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4 R, x; l& A& K! O6 [4 A9 n, s0 _# w' V. A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0 Y+ b) W2 |4 A: a

( Q  [# `1 ]* m&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K$ J; O8 g* e4 z9 o; O- n
" c3 ^" Y8 b. k& |$ ^* ^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4 i- j! i/ x$ ^/ m' ?4 D  v; z" t) q# q# }  {9 d) W6 r7 y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S+ ~! z1 G- t

* v/ X# M3 g" c4 k* i) z"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 g* j1 t) Z: i( g: m' Z8 j. H. l/ D4 u% F0 r
02
洪水到来时如何自我防护
$ a% p$ x4 a. H1 q. E
* L( J- Q  r# v6 p: B. ~
听从政府的组织与安排,进行必要的防洪准备,或是撤退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如防洪大坝上或是当地地势较高的地区。
7 a2 j" B- h& z0 a
- ]4 y! e, t6 t8 K' g& [) ^  Y来不及撤退者,尽量利用一些不怕洪水冲走的材料,如沙袋、石堆等堵住房屋门槛的缝隙,减少水的漫入,或是躲到屋顶避水。房屋不够坚固的,要自制木(竹)筏逃生,或是攀上大树避难。离开房屋前,尽量带上一些食品和衣物。* @7 a, ~$ D+ H  m8 |* d

, ]7 |9 X2 O* C  k2 M* ?被水冲走或落入水中者,首先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柜等物。如果离岸较远,周围又没有其他人或船舶,就不要盲目游动,以免体力消耗殆尽。8 L$ i' |8 P7 Y! `/ R* t+ F
) @/ ^/ n4 B5 v5 f
03
洪水暴发时自救方法
* E$ Y: r. o5 \7 X7 w( ?: Q

0 y0 }% Q8 T& a- d6 _' a2 I水灾的发生,都是灾害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在洪水到来前,洪灾区群众应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地作好准备。2 t, B+ D7 a9 X% r9 P
7 G1 A% g( j: i  x
有条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围堤;无条件者选择登高避难之所,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在大树上筑棚、搭建临时避难台。蒸煮可供几天食用的食品,宰杀家畜制成熟食;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 v2 q, e2 j4 C' s
% g6 n  v$ a3 q) C5 O
04
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 _$ d( X: Q$ S4 c+ A# u7 Q
9 r: \8 _' {2 V2 w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4 d5 m/ n; R8 L+ x
* ^" R/ h- R2 j4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G2 ?; ^8 R+ {: K& L

0 L. i2 L2 ?+ g二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2 ?' n/ b2 ]9 v* m! M7 R/ z, z1 a! b; I/ N( ~" _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X' R3 `5 P  n' t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