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转运站是垃圾收运系统的核心,其功能是采用专用垃圾压缩设备,对从城区收运来的垃圾进行压缩转运,减小垃圾体积。在此过程中,垃圾中部分水分被压榨出来,与地面冲洗水一起形成转运站垃圾渗滤液。转运站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COD、BOD和氨氮,不可直接排放。而常规处理工艺大多针对填埋场渗滤液,虽能保证水质达标,但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并产生沼气等不安全因素,与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用地受限、环境敏感点多等特点形成矛盾。因此,如何在有限用地范围内对渗滤液进行简单有效处理,保证出水水质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的纳管标准,已成为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 c8 W7 Q( O: E. z4 f+ e
7 M. R7 Z& b) S( z! i4 D - `8 R' H- @9 V+ z) p% b' ^1城市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来源和特征5 w, {7 I8 @( O8 u6 b, Q" g% L5 v
a) M0 J( t+ s: K9 n% N
城市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由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原液和转运过程中作业区域内的地面冲洗污水组成。其性质取决于垃圾的成分、收运时间、压缩方式、转运站功能等多种因素,在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等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 Z T# p0 u. ~- ^: B$ e! c/ Z% {3 N9 b- \, y0 S& K
1.1水量特征' @( y% S3 B; N/ P! |
9 o+ B0 v9 l- M1 F渗滤液的产生量由垃圾压缩装置的类型、压缩的程度、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垃圾的密度等因素决定,一般以垃圾质量的5%~10%计。表1为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分类,以大型转运站最大日运转能力计算,其渗滤液产生量不超过300m3/d。而由于转运站高峰作业时间一般集中在2~4 h,渗滤液瞬时流量波动较大。因此,转运站渗滤液总体表现出水量小且波动较大的特点。此外,竖式压缩工艺可将渗滤液同垃圾一并压缩入车箱而运至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后续处理,因此,采用竖式压缩工艺的转运站可根据实际情况忽略渗滤液原液量而仅考虑冲洗水量。 # i+ A' n$ N8 t- v u# ~. \ ! h/ i3 H) i6 e* {, F# L0 O( a
9 m# M: E2 F8 N! {' t6 a
1 ?0 B# ~% d* ?( I( d+ N 0 U% A' N- F& R1.2水质特点# [. z( D9 J; V( z) P7 M
% _0 l8 [8 d6 \6 _垃圾渗滤液中含93种有机化合物,其中22种被列入我国和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名单。此外,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和氨氮,成分十分复杂。垃圾转运站的典型水质范围为:COD 20000~60000 mg/L、BOD5 8000~30000 mg/L、NH3-N400~1800 mg/L、SS 2500~20000 mg/L、pH5~8,除了高浓度的COD、BOD5、NH3-N和SS外,渗滤液中还含有重金属、油脂和砂。渗滤液水质还受到季节等因素影响,水质波动也较大。综上,渗滤液水质表现出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且波动较大的特点。0 E- U- O+ V' u$ F z) [
( L, l0 S! u2 G$ ^- \! r4 Z6 L
1.3出水特点 7 _0 o8 l5 H8 z. {. v, m 1 X% d- y; [1 {$ U2 S基于渗滤液的水质特点,需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后排放,避免渗滤液无序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由于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周边一般配套建有市政管网,站内渗滤液就地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即可。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相比,转运站渗滤液出水执行的标准相对宽松,见表2。 9 v) T+ n) }8 A) g. a + Q0 E+ x4 Q- g" G7 \3 F 4 |; I( L. a( i A7 T' w8 D1 T* {3 s: t1 A! g% g$ E( ~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