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相关 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工程运行监测内容 [复制链接]

1892 0
京东
1 监测井布设, P# B# C' h& _. O

7 `' C1 f% A% {. f# g( i4 Y& o8 R$ l1.1 修复监测井布设5 F3 h$ y7 T2 B" q: w; [
, {+ v6 T' a7 C3 p
1.1.1 根据地块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构筑物情况、地下水污染特征和采用的修复技术,进行修复监测井的布设,设置对照井、内部监测井和控制井,可充分利用地块环境调查设置的监测井。监测井位置、数量应满足污染羽特征刻画、工程运行状况分析的监测要求。/ x" B( A( |  R# n  }2 v5 {

* G# J7 `& n( l% s" V( D; h1.1.2 对照井设置在污染羽地下水流向上游,反映区域地下水质量。内部监测井设置在污染羽内部,反映修复过程中污染羽浓度变化情况,内部监测井可结合污染羽分布情况,按三角形或四边形布设。控制井设置在地下水污染羽边界的位置,设置在污染羽的上游、下游以及垂直于地下水径流方向的污染羽两侧的边界位置。当污染地下水可能影响临近含水层时,应针对该含水层设置监测井,以评估修复工程对该含水层的影响。当周边存在受体时,宜在地下水污染羽边缘和受体之间设置监测井。
0 r4 r% x  r  N6 d8 C, j, P
. ^' ~. S  z* w; {6 G  J+ M, ^1.1.3 原则上对照井至少设置1个,内部监测井至少设置3~4个,控制井至少设置4个,可根据修复工程特点合理调整。原则上内部监测井设置网格不宜大于80m×80m,存在非水溶性有机物或污染物浓度高的区域,监测井设置网格不宜大于40m×40m。
; `" e. h1 D: U: m" K
$ M* C4 o) @5 l1.1.4 当含水层厚度大于 6 m时,原则上应分层进行采样,可采用多层监测,根据污染物特征、含水层结构等进行合理调整。对于低密度非水溶性有机物污染,监测点应设置在含水层顶部;对于高密度非水溶性有机物污染,监测点应设置在含水层底部和隔水层顶部。针对不同含水层设置监测井时应分层止水。
+ f/ A) X) C) O- c: X2 Z  ?# I3 g3 K% P- k- a
1.2 风险管控监测井布设# [. {1 i% m- b, h8 k4 E0 `4 z7 x
; A/ {5 j2 O  V# P' t
根据地块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污染特征和采用的风险管控技术,进行风险管控监测井的布设,充分利用地块环境调查设置的监测井,宜在风险管控范围的上游、内部、下游、两侧,以及可能涉及的二次污染区域、风险管控薄弱位置和周边受体位置设置。监测井位置、数量应满足风险管控工程运行状况分析的监测要求。
5 t6 Q  h0 Z" v. ?. l7 _
' v) M; ]3 @1 c; g2 监测指标
: H( m: E- @  b( C5 V, Z; _( x, @/ H  M, @) \% z" M
工程运行期间需对地下水水位、水质、注入药剂特征指标、工程性能指标、二次污染物等进行监测,具体包括:
& T* t& j0 W9 r( X8 c9 R& y- ]* ^
a)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包括地下水水位、目标污染物浓度等。) j7 G, B8 Z4 }( n: S) m

4 `# T% D; W! }2 j2 Q7 |- X3 Q- Z5 yb)注入药剂特征指标:包括药剂浓度以及因药剂注入导致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参数,如pH、温度、电导率、总硬度、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等。, R7 f% k* C) C# y1 f  P. E9 ^# S+ f

0 x2 p6 |4 Z- `0 \, G! a1 Tc)工程性能指标:取决于使用的工程控制措施的类型,如阻隔墙技术可通过监测墙体地下水流向上游及下游的地下水水位、目标污染物浓度等判断工程控制运行状况。
+ E7 h+ g9 R' T% q* G! m
8 \( }& q( b' sd)二次污染物:包括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在地下水、土壤、地表水、环境空气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A9 c' ?& t! b' Y: n

! N: u" [* j0 L2 u) R: _5 c3 监测频次 2 i% d5 W, p5 z. f0 C6 Y
( y8 F9 t+ j9 P9 l/ g$ f
3.1 地下水修复工程运行阶段根据目标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分为修复工程运行初期、运行稳定期、运行后期。目标污染物浓度在修复工程运行初期呈变化剧烈或波动情形,在运行稳定期持续下降,在运行后期持续达到或低于修复目标值,或达到修复极限。
$ }& p& {+ @9 Z! |. G1 I" W: c' `3 z- X" h( t/ @( j% f
3.2 地下水修复工程的运行初期,宜采用较高的监测频次,运行稳定期及运行后期可适当降低监测频次。工程运行初期原则上监测频次为每半个月一次;运行稳定期原则上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运行后期原则上监测频次为每季度一次,两个批次之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s! v' P( q9 V

5 `0 ]* y9 `9 o5 ^- I3.3 风险管控工程运行监测频次取决于风险管控措施的类型。采用可渗透反应墙技术时,运行监测频次可参照9.2.3.2确定;采用阻隔技术时,原则上监测频次为每季度一次,两个批次之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7 I3 w2 Y/ T+ q* B( J& Z9 d# T' K4 Z
3.4 当出现修复或风险管控效果低于预期、局部区域修复和风险管控失效、污染扩散等不利情况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次。
# H5 Z1 J$ A4 ~# J- R* D7 s* {5 e0 e
4 j. G: k% m  X1 d: U! `& S7 q0 X  X! d2 z# h8 D9 x: `
附:& h  f* U  l% D8 D4 `

8 v) C# M9 C! M4 h  {) n8 A  K8 A- c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方案编制提纲
1 {2 c% ?3 O7 I' w! A# T2 Y; P) o0 W" n) V% @
1总论. P% Q* m; P- B( _- G6 \3 Z
1.1任务由来
" K; _& y# S+ c+ B- F- i5 k1.2编制依据
9 a8 ?/ D% ^" a8 y+ a1.3编制内容5 E# P4 A& Q7 X: D0 \0 Z0 _, {2 t% o5 H

) X7 A! ~+ _0 v  Q: I2地块问题识别
* Q( Y5 P) }- h/ Y$ u2.1地块基本信息" k+ c4 G* q: v. @% G: V
2.2地块地下水污染现状
6 H( l# K9 G. ~; g2.3风险评估
" G4 P! O  [* f2 C6 `) U. x4 \* M6 K6 H# ^" x
3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模式选择
; W, z, `# `. w: L5 h0 j1 {3.1确认地块条件2 P2 V0 H: v/ g# \9 X
3.2更新地块概念模型% C. I( e( ^3 @4 Q( P
3.3确定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目标$ [5 ^9 I* G' m/ A) E$ M
3.4确定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模式  s" k! |3 i6 B" y, N& C
% e  U7 M2 d4 q$ e1 O
4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筛选
1 _$ l( p$ _2 P( ^4.1技术初步筛选- D  A0 a8 Z% r. D
4.2技术可行性分析9 E- S  t4 L* o
4.3技术综合评估% H) r" b! m; n7 Z7 C
8 ^  i( x( ]  r5 A4 n# g# n. b- l
5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方案制定
5 N- V* Z  ]& V9 y: {5.1技术路线  l* w% _3 S- T$ K& ?
5.2工艺参数
0 z7 J  K) I' n6 w5 }4 z5.3工程量估算& z- `2 S3 J0 ?/ B6 E
5.4费用和周期估算
  f- x  ^+ o& A8 P5.5方案比选; v( X1 K0 A6 p" V, N  w
; i, @+ D& j  F
6环境管理计划
- z, i8 [1 {0 U/ {; G1 \! L6.1环境影响分析' V, L: W0 j1 n6 g+ m+ e
6.2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f7 U. c& f6 m. O9 _- z
6.3环境监测计划
/ a5 J0 ~# Y5 b5 P& I6.4环境应急安全计划
! Q! p$ ?" C1 S" n9 L2 ^- {
* m! ^3 |2 e& _% n2 j5 \3 Q7成本效益分析0 v, c! v7 ^" j% I& F
7.1修复和风险管控费用; F' U" p1 m8 y. V7 u) d, r. q
7.2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U. C2 v* x/ T! K; B) Z, M
7 \: L6 \: ^: a" z' _' T8施工进度安排* c1 T: G* r3 D, h. Q% t
9结论- G4 q/ l5 Z" u9 ~2 z$ I

+ J: h4 W! V. B  U. g
- f* C9 `' K# n7 k) `- \/ Q! r5 V
4 x! u$ X2 e2 j+ {  I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编制提纲
7 Q' c  D: f  a- `# B( U$ n) [/ i# }& D" H
1项目背景
- _0 l( {# A2 f2 d9 W; j: V简要描述污染地块基本信息,调查评估及修复和风险管控的时间节点与概况、相关批复情况等。1 f3 Z- o. K! n7 S! n$ m

& {7 F& O4 p/ b! k5 a# Y, s" I2工作依据& \' x' N/ |1 a$ x$ a0 }
2.1法律法规  {8 i" J, B" v# R" v' l
2.2标准规范6 S$ P8 @7 i! z5 ^) S
2.3项目文件
1 _' X/ ^  J% ^2 M% _; {. B0 B5 r4 o' S2 U$ V
3地块概况
4 B' a: d: |/ n3.1地块调查评价结论  ~* w6 X% z2 `7 O% A& b5 ~
3.2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方案  O, G# O9 {9 p
3.3修复和风险管控实施情况
) w; i3 w1 P3 Z6 L+ T) D" l3.4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h+ r+ |/ |  j
$ _8 O! [! g# P4 X  E3 n: G( U5 U) P
4地块概念模型
2 E' ~# t( _; j4.1资料回顾  [- [7 M% e( \! i5 `4 j! Y
4.2现场踏勘
" H/ {% @( H, D- z! ~4.3人员访谈; l: i2 g$ B2 y  ]
4.4地块概念模型  O! G' u, P, S/ H8 _- _! h
& s! A$ @6 p3 S7 m' c7 E- l
5布点与采样方案
( D( l, o; \! Q7 o) M0 ]5.1评估范围- X0 e; _6 K' e/ [/ t2 q$ `
5.2采样节点和频次6 v/ x! [& [; O& q. h. O
5.3布点数量与位置
: X4 x0 g. V( x% s- w, j( x5.4检测指标2 U' g! O! x+ n8 ^3 H6 U
5.5评估标准值
; {3 z8 M0 }! o( Z$ a% B" h$ B! a) W& T/ q( B3 j4 b
6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 ?- s/ b2 K* k( [- a, O% t  b. M
6.1样品采集
  K# K6 \0 w7 q1 [6.2实验室检测; v% u& w: `, _8 ^: t2 T: V9 N1 s9 z
- U: i! |" w' T' e* L# Q0 y( w/ c
7效果评估
) A6 A$ u2 k% m: K' D. X7.1检测结果分析
; z4 U$ \! ~7 J# v0 ^. _* s7.2修复和风险管控效果评估0 _3 E% `& x8 T  w
, ~/ E7 s6 Q' m& Z8 l
8结论和建议
% b6 ^2 K" ~) W4 m5 R' e5 e8.1效果评估结论
) ~! O! L3 s1 O# `) ]4 V8.2后期环境监管建议
, L5 t* x: G% L7 L* ~
8 z9 K5 C3 `1 S% N+ \# ~5 N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