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醇/二乙二醇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1-5-7 17: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物料基础
  • 环境数据
  • 毒性安全
  • 治理技术
  • 【中文名】二甘醇,二乙二醇
    【英文名】Diethylene glycol
    【CA登录号】111-46-6
    【分子式】C4H10O3
    【分子量】106.12
    【化学结构式】

    HOCH2CH2OCH2CH2OCH2CH2OH

    【外观】无色无嗅带甜味的糖浆状液体。
    【物化常数】沸点 244-245℃,熔点 -6.5℃,蒸气压 5.7×10-3 mmHg/25℃,蒸气相对密度 3.66,相对密度 1.18/20℃/20℃,与甲苯,石油醚等不溶,与水、醇、醚、丙酮、乙二醇等互溶。
  • COD 1.29~1.49g/g BOD 0.06~0.15(0.32)g/g。
    在土壤中,它具有非常强的迁移性,不易从湿的或干的土壤中通过挥发转移至大气中去。它不能在土壤表面直接进行光解反应,它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过程是非常快的。
    在水体中它不易吸附在悬浮固体及沉积物上。它不易从水体表面通过挥发转移至大气中去。生物富集性较弱。在水体中的生物降解过程也是快的,但在冬天稍慢。
    在大气中,它以气态的形式存在时,可以被光化学所诱发羟基游离基所降解,其相应的半衰期为13小时。颗粒态的二甘醇可以通过湿式沉降方式从大气中去除。室内BOD测试试验表明,当经过诱导期后,8天后可测得50%的BOD值,20天的BOD值,对驯化污泥为67%,非驯化污泥为30%,非驯化人工合成的盐水为14%。在肥土中,当二甘醇的起始浓度为262.7,1790.1,626.0及4512.0ppm时,其去除速率为 15.6,19.9,22.4及50.0 mg/kg/天。其它各种测试生物降解性能的方法均说明二甘醇可以进行生物降解。在厌氧过程中,二甘醇也可以得到去除。在浓度>8600mg/L时,对好氧降解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 【毒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食入大剂量时对肝及肾有损害,严重时可因闭尿而死亡。可引起恶心、呕吐、嗜睡、轻度黄疸、腹绞痛、背部腰区痛、昏迷、心跳减慢、中度白血球增多、尿蛋白增高、胸膜积水、肝增大等症状。1937年曾在药厂内发生使用二甘醇作溶剂导至100人以上死亡的事例。人类致死量约为1ml/kg。LD50 大鼠 经口15600 mg/kg,大鼠 腹腔注射 7700 mg/kg,静脉注射 8900 mg/kg,皮下 18800 mg/kg,小鼠 经口 13300 mg/kg,腹腔注射 9600 mg/kg。未见有致癌作用的报告。
    【安全性质】爆炸极限 1.6~10.8%。闪点 138℃,自燃点229℃。
    【接触极限及其它】美国ACGIH TWA 10mg/m3。
  • 乙二醇、二甘醇及三甘醇可用臭氧处理, 其氧化产物均可被生化氧化, 因此在臭氧化处理后可用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EG-K 作进一步的净化[1][2]。
    丙二醇也能生化降解, 但也有报道二甘醇及三甘醇不易降解。
    分子量对生化降解的影响相当大。 分子量大也相应难降解。 如 PEG 20000 已很难用活性污泥法来处理。 生化降解还受驯化条件的限制。 例如以富聚乙二醇 400 作基质来分离而得的微生物(如 Acinetobactyer SC 25), 可以生长有(并分解)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 200 及聚乙二醇 400。但在无其它碳源存在下, 都很难利用聚乙二醇600、800 及1000。 在有生活污水存在下聚乙二醇的降解率可望提高, 甚至聚乙二醇 1500可以部份降解。 Pseudomonas KW8 可以降解乙二醇及分子量 在 400 以下的聚乙二醇, 聚乙二醇 600降解较慢, 分子量再高, 降解就更为困难。 在上述二种微生物降解中都产生ROCH2COOH 的中间产物。
    Flavobacterium BT1 是以聚乙二醇 1500 为降解对象而筛选出来的, 可以进攻聚乙二醇 200、400、600、800、1000 及1500, 但不能进攻乙二醇、二甘醇及三甘醇。 上述各种微生物均不能分解聚乙二醇 4000 及聚丙二醇[3]。
    涤纶厂聚酯生产废水中含有乙二醇、乙醛、乙酸、二甘醇、对苯二甲酸及聚合物等, 可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塔滤-生物流化床法可氧化沟-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化法进行处理, 以出水水质而言, 一般情况下, 活性污泥法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后二者则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从工程投资而言, 生物塔滤-生物流化床法远高于氧化沟-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 前者为后者的三倍[4]。

    参考文献
    [1] Hanasaki Tohru. Kankyo Gijutsu 1984;13(7):501~504.
    [2] Ishizaki Kozo et al. Hokaido Kogyo Kaihatsu Shikensho Hokoku 1983;(29):82~91.
    [3] Watson G K. Jones N Water Res. 1977;11(1):95~100.
    [4] 陈荣林 许晓炜 化工环保 1990;10(3):144~149, 153.
京东

7 C+ ~4 P$ m: P9 |: d/ M8 Y

© 声明:本文仅表作者或发布者个人观点,与环保之家[2TECH.CN]无关。其原创性及陈述文字、内容、数据及图片均未经证实,对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做参考并自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在此深表歉意。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

客服中心

2121-416-824 周一至周五10:30-16: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现在加入我们,拥有环保之家一站式通行证!马上 中文注册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