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图1)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用于原位去除地下水及土壤中污染组分的方法。美国环保署(USEPA)1998年发行的《污染物修复的PRB技术》手册将PRB定义为:在地下安置活性材料墙体以便拦截污染羽状体,使污染羽状体通过反应介质后,其污染物能转化为环境接受的另一种形式,从而实现使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标准的目标。- a. Y$ \$ q7 Z
; C* m( f6 K" \6 A9 @ H, b. u! [* B8 }/ ]/ O& n! ? ) N K! o4 @4 w7 S6 d3 m) @" w: D* b) r" `4 m5 l& T6 o/ K" P1 Z, B
图1可渗透反应墙技术+ J3 U8 S7 C" E: f5 W3 S
D+ a; c* {2 _3 r/ L( EPRB技术原理 0 s$ C6 E1 G9 u: I- P- \( Z" }& h+ w7 E8 d) W
实际上,污染组分是通过天然或人工的水力梯度被运送到经过精心放置的处理介质中,污染物与介质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如降解、吸附、淋滤、或者去除溶解的有机质、金属、放射性以及其他的污染物质,从而得到清洁的地下水。墙体可能包含一些反应物用于降解挥发的有机质,螯合剂用于滞留重金属,营养及氧气用于提高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以及其他组分。 ; X D2 P# F- b* E 5 g2 d' Q, n4 v2 s* _PRB组成和结构1 k# `5 L+ B. d6 ]! [0 Y
: n% D( r& A9 b9 G4 MPRB主要由透水反应介质组成,通常置于地下水污染羽状体的下游,与地下水流相垂直(图 2)。# ?. L; r; K% a n w# m
, X* ~. i7 g$ L: l9 x# ?2 ]
3 c3 g$ g# L; j/ X
t5 A, j) R0 E
图 2 PRB系统示意图 . n z' w7 t. Y" @' Z k - l# i; S8 P5 P# D" C7 u( d根据其结构形式,PRB主要分为2类:连续墙式PRB(图3A)、隔水漏斗-导水门式PRB(图3B)。! I2 ^% R" D5 _0 B h! y0 F, A
& A) ^' f7 @2 p8 p 9 b A' M9 f6 a# x" v ) {8 Q% X" I' C2 _图3 PRB结构类型) `% {2 n1 x e0 X. X" n
: ~' z/ X8 s$ t3 H
隔水漏斗-导水门式PRB。由隔水漏斗、导水门及活性材料组成,用于潜水埋藏浅的大型地下水污染羽状体。隔水漏斗由封闭的片桩或泥浆墙组成,并嵌入到隔水层中,引导或汇集地下水流进入导水门,通过活性材料进行处理。隔水漏斗嵌入到隔水层中,以防止污染羽状体通过渗流进入下游未污染区。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污染羽状体的规模流向以便确定隔水漏斗与导水门的倾角,使污染羽状体不至于从旁边迂回流出。+ m+ P+ ]4 l. r5 l( T6 _&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