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

标题: 纵观:德国合流制溢流控制的发展历程与控制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环境工程    时间: 2021-7-6 09:45
标题: 纵观:德国合流制溢流控制的发展历程与控制策略
1 发展历程3 N. r; q/ l) I- s5 `7 h: y, u
; A& H( |7 @  ^; j7 I# [- X$ ^6 o
德国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多分布于南部城市,且形成了德国特有的“合流制赤道线。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德国合流制管网长度占全境管网总长(含合流制管道、分流制雨水及污水管道)的53.5%,而1990年左右该比例约为71.2%,合流制管网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并非大范围实施了“合改分”,而是增加的所有新建区域均采用了分流制排水体制,原有城市的合流制区域仍基本保留,并对溢流污染进行综合控制。德国多个城市在其排水总体规划中提出利用50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全面“合改分”,但实际实施难度较大,进展缓慢,例如,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市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合改分”的区域占比不足5%。
2 u) Z, b3 a+ i
% h' s3 t( ]# K1 I7 I& p4 D1 x德国的合流制溢流控制主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CSO调蓄池开始大量建设,据1987年统计资料,当时德国已有8000座CSO调蓄池投入运行,1992年,德国污水协会发布合流制系统控制设施的设计标准(ATV-128e),规定了不同类型调蓄设施的设计方法与参数。如今,德国已成为世界上雨水与合流制调蓄设施分布最为密集的国家之一,据2016年统计数据,德国不同类型雨水调蓄设施总量共计54069个,调蓄容积共计6078.9×104 m3,人均0.738 m3。9 C8 U* m. [7 \: P# z( \

& u3 T# Z( S+ t" q+ A* K2 合流制溢流典型控制策略
; f) P* Z9 N/ V
3 ]6 @4 ~$ ]; D+ N7 c; S德国合流制区域的污水排放需要依据相关要求申请排放许可,要求合流制排水系统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负荷(即污水厂尾水与溢流排放雨污水年平均污染负荷的总和)不大于相同区域假定分流制排水系统排入水体的年平均污染物负荷(以COD计)。德国城市在其排水总体规划中需要提出合流制区域的系统控制策略与实施计划,且一般情况下,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需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新修订。( \; O. {8 L4 u( Y* h/ g

8 r* P" A4 \* l2 X: l( g% z德国根据对污水处理厂污染处理效率及水力效能的长期分析,严格控制合流制区域截流干管的最大流量及污水厂处理量,尽量通过上游(特别是源头)的雨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对雨水进行分散控制,减少进入合流制系统的雨水量,同时,部分分散溢流排口主要通过设置格栅、过流净化池(如调蓄池内悬空安装水力颗粒分离器等设备)或生物滤池等就地处理设施,对雨季溢流的雨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重点去除大型的颗粒物与漂浮物。
2 @1 I- D9 j$ X
2 y3 u  ~1 f% d5 J$ R2 N& T( Q3 小结' b# A. ^$ N* t0 _

, I; [! P3 D$ F$ y8 J# i$ t德国大部分城市保留了其合流制排水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不同类型雨水调蓄设施开始建设,在保障污水处理效能的情况下,对雨水及溢流污水的分散调蓄,以及过流净化处理,成为德国合流制溢流控制的重要技术策略。
- T8 g$ E, P5 B: @5 g9 i7 E' }: u% I





欢迎光临 环保之家 (https://www.2tech.cn/hb/) Powered by Discuz! X3.5